|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A.我国江南采茶正忙 B.赞比西河口附近海区等盐度曲线离河口最远 C.索马里沿岸出现寒流 D.黄河在一年中出现第2次凌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观测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并作详细记录.以下是6月22日观测记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110°E,40°N B.110°E,50°N C.115°E,40°N D.115°E,50°N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表格中5:10太阳高度为0°,说明此时日出,20:10太阳高度为0°,说明此时日落,因而可以推算出该地的昼长为15小时,因而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40,因而该地的经度为110°E;图示还表明北京时间12:40的太阳高度为73°26′,这个时间为当地的正午,这个太阳高度也应该是正午太阳高度,此日为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进而可以计算出该地的纬度为40°N。
小题2:由上题的判断可知,夏至日昼长为15小时;对于同一地点而言,夏至日的昼长就等于冬至日的夜长,故而推出该地冬至日的昼长约为9小时。
小题3:由于该地的经度为110°E,当北京时间为6时的时候,当地的地方时为5时20分,因而该地应该是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A、B错误;但是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C错误;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南极点附近可能出现极夜。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杭州(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将支架改造成可活动的形式。请回答题。
小题1: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
A.23° 26′
B.30°
C.46° 52′
D.60°
小题2: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日期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最小值在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46° 52′。
小题2:α角越大,支架越长;α角越小,支架越短。α角与正午太阳高度是互余的关系,要使支架一年中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杭州(30°N)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夏至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杭州(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沙洲,最终沙洲可能连接的河岸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纬度可判读左图纬度向北递增所以该河流位于北半球,右图纬度向南递增所以该河位于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据图河流流向,左河流①岸为沉积岸,②为侵蚀岸,沙洲降与①岸连接。右河流④岸为沉积岸,③为浸蚀岸,沙洲降与④岸连接。故选C。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低,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题目信息的把握,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有关的地理规律。
【方法指导】做此类题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
②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河流流向;
③根据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的规律判断侵蚀岸与沉积岸,侵蚀岸被冲刷,沉积岸泥沙沉积。
④判断沙洲形成的地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城市中,6月22日中午等长竹竿其影子最短的是
A.北京
B.邵阳
C.长沙
D.广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离北回归线越近的城市,物体的影长越短。故题目中四城市中午等长竹竿其影子最短的是广州。
点评:本题难度居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2)明确四城市对应的大体纬度。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