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结成白色结晶,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叫无霜期。下面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无霜期长。乙地是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温和,无霜期短。D对。图示纬度相同,A错。甲地地势起伏比乙地大,B错。两地都是平原为主,海拔差异不大,C错。
【小题2】根据图中等值线判断,按照等值线变化规律,①的取值范围是150-200之间,②的取值范围在50-100之间。所以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50<T<150,B对。
考点:等值线判读,影响气候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大气削弱作用。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地面
B.太阳
C.岩浆
D.月球
【小题2】图中箭头表示大气保温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因为(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小题4】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是因为(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C
本题解析:
【小题1】看清楚题目关键词“直接热源”,本题是基础性问题,可以直接记忆清楚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由图也可以知道,太阳辐射传递到地面,然后由地面指向大气,所以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故选项A正确。
【小题2】正确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它主要是通过大气逆辐射,将大气辐射的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使地面的热量不至于散失过多,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故选项C正确。
【小题3】注意题干中①②③④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当白天多云时,云层较厚,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地面温度较低,地面辐射就弱,因而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故选项A正确。
【小题4】注意题干关键词“多云的夜晚”; 夜晚没有霜冻,说明夜晚降温幅度小,多云的夜晚,云层对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强,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近年来,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在苏南地区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促进了苏南地区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苏北连云港、徐州、宿迁、淮安、盐城五市则提出“积极承接苏南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发展战略。图为“江苏省主要城市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在我国三大自然区中,江苏位于 区。(1分)
(2)下图中与苏州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填数字序号),该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从社会经济方面看,苏南地区产业升级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2分)
(4)苏北地区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对当地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有 。(2分)
参考答案: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1分
东部季风(1分)
(2)
2分
④(1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3)
2分
工业基础好 科技水平高 劳动力素质高 经济水平高(任答2点,2分)
(4)
2分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增加就业机会 ;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 (任答两点,2分)
本题解析:
(1)江苏属于东部季风区。
(2)①图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②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低于0°C,为温带季风气候;③地全年高温少雨,为热带沙漠气候;④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地中和苏州气候相同的是④,其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导致的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3)苏南地区产业升级的优势条件包括工业基础好、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经济水平高等方面。
(4)作为产业转移的接受地,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的影响包括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等方面。
考点:气候、产业升级的优势条件、产业转移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等值线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