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A.甲地深居内陆,乙地沿海 B.乙侧山坡迎暖湿信风 C.乙地海拔比甲地较低 D.与东南季风有关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1月地球公转近日点附近,由气候图可以看出1月降水量不是最多,A错;甲在岛屿的西侧,是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干湿两季,B正确;甲地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但乙地不是,C错;乙在岛屿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D错。选B正确。
【小题2】乙在岛屿东侧,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是东南人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为热带雨林气候;甲是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为热带草原气候。选B正确。
【小题3】岛屿中部是山地,海拔高,较两侧沿海地带温度低,等温线向北凸,L1正确;东部沿海有自北向南流的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等温线向南凸,是L4。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2012年8月23日某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卫星云图照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甲地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高压
D.低压
小题2:此时,汕头的风向是
A.北风
B.西北风
C.南风
D.东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可看出,甲为海洋上的大气涡旋,应为台风,台风常出现在副热带海域的夏秋季节,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即低压系统,D正确。
小题2:该天气系统为气旋,中心为低压,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又发生偏转,故北半球气旋西侧盛行西北风,东侧盛行东南风,南侧盛行西南风,北侧盛行东北风。此时汕头位于台风的西北方向,盛行北风,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2010年5月上旬某日我国江南地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日甲地出现了降水,其降水类型属于 ( )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台风雨
D.对流雨
【小题2】图中丁地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是 ( )
A.反气旋
B.冷锋
C.暖锋
D.准静止锋
【小题3】从图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
A.甲地是下沉气流
B.乙地是高气压中心
C.丙地风力最大
D.丁地降水在锋后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30分)
材料一:图为南美洲部分地区地形图
材料二:B地因曾垄断全球天然橡胶市场长达70年而获得“黑金之都”之称,20世纪30年代,东南亚人工橡胶种植成功,B地陷入长时间的衰落。如今,作为巴西唯一的经济特区,凭借其在国内的优势条件,该地迅速崛起,成了巴西东北部的工业中心。
材料三:据统计,巴西目前甘蔗播种面积达650多万公顷,全国有300多家甘蔗加工厂,其乙醇年产量已接近300亿升;同时巴西政府重视发展生物能源,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科技和能源政策。目前,全球生物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平均比重为13.6%,其中发达国家平均只有6%,而巴西已经超过40%,处于世界绝对领先地位。
(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图中A、B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比较A、B两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原因。(12分)
(2)分析B地衰落的原因并说出其迅速崛起的主要优势条件。(8分)
(3)分析巴西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优势条件,以及开发生物质能源的意义?(10分)
参考答案:
(1)(共12分)相同点:A、B两地终年高温,降水充足;(2分)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2分)
不同点:B地年降水总量大于A地;(2分)降水季节分配A地大于B地;(2分)A地位于亚马孙河上游地区,安第斯山的迎风坡,每年7-9月份,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伸入平原内部,在亚马孙河上游受地形抬升而形成地形雨;(2分)而B地位于亚马孙河中游地区,地势低平。(2分)
(2)(共8分)衰落的原因:产业结构单一;(2分)东南亚橡胶的冲击。(2分)
(3)(共10分)优势条件:原料丰富;(2分)政策支持;(2分)
意义:实现能源结构多样化;(2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轻温室效应,具有良好的生态意义;(2分)生物质能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2分)
本题解析:
(1)主要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来回答,气候特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还有水热搭配类型;分析原因,要从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地理时间角度来看,A地每年7-9月份降水量明显大于B地,形成原因是地形不同形成,A地附近有山脉,形成地形雨。
(2)B地橡胶的变化可以参考德国鲁尔区的衰落与振兴来回答,结合材料信息即可完成。
(3)本题的实质就是巴西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区位优势及意义,工业的区位优势的内容:自然条件:资源条件,风向,流水,土地等要素;社会条件:国家政策;经济条件:交通,市场,劳动力数量和素质;
直接结合材料比较容易获取相关信息。意义主要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难度低。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江淮气旋类似台风,几乎每年的春天,“江淮气旋”都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兴风作浪”,脾气之大,一点也不逊色于台风。2009年4月19日和20日出现的“江淮气旋”就带来了大量降水,据此回答11-12题。
11.能正确表示"江淮气旋"的是
?
A?B?C?D
12.图中四地降水主要是"江淮气旋"带来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11.A
1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