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A.水稻、甘蔗 B.花卉、蔬菜 C.花卉、甘蔗 D.蔬菜、甘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下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和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澳大利亚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
小题2:商品谷物农业单产高,主要依靠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农业科技,故a--①;生产效率高主要是由于实现机械化生产,故b--③;而机械化生产主要是由于耕地面积大,故d--②;C项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我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
B.我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经营模式与国外一致——由农场主经营
C.我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东北和西北
D.我国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主要是水稻和玉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经营上一般以国营为主,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图甲和图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3分)
?
(1)图甲和图乙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世界上两个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它们在19世纪中后期发展工业所拥有的共同区位优势是________资源和水资源丰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工业区在自然带上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都是_______________业。图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
(3)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两个地区都进入了区域发展的________阶段,区域内资源短缺、________________、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偏高。区域面临着_______________、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4)面对困境,两地都采取了发展科技、改善交通条件和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使得区域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大力发展____________和高新技术产业,③重视___________产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
(1)煤炭?水陆交通发达?市场广阔?
(2)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乳畜业? 10
(3)转型?环境污染严重?高失业率?
(4)治理环境污染?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部门?新兴工业?第三
本题解析:
(1)读图,图甲是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的匹兹堡,图乙是德国鲁尔区,两地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水陆交通发达,市场广阔等有利条件。
(2)图甲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图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两区的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在地区气温低,气候冷湿,不利于农作物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农业地域类型都是乳畜业。德国人口是负增长,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所以图甲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些。
(3)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两个地区都进入了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区域内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内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较高,区域面临着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社会问题。
(4)两地都采取了发展科技、改善交通、治理环境污染等措施,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视第三产业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题
1.甲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2.修建图中铁路线,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E.河流、山地
F.山地、地质灾害
G.河流、气象灾害
H.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该地是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选择A项。
2.该铁路穿越南美洲东西二岸,西部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所以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是山地、地质灾害。选择B项。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理环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