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在晴朗的冬夜,农民用熏烟的方法防止霜冻,是因为
[? ]
A.烟雾能将地面辐射反射回地面
B.烟雾能将地面辐射射回地面
C.烟雾能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D.烟雾能使地面和近地面大气加热增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干洁空气中,占大气体积3/4以上的气体是
A.N2
B.CO2
C.O2
D.O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表,氮占干洁空气体积的78.08%,质量分数的75.52%,占3/4多;氧占干洁空气体积的20.94%,质量分数的23.15%,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一次强烈的火山喷发可能导致上图中2.图中b的最大值不在赤道,而在北回归线附近是因为
A.b增强
B.d增强
C.e增强
D.c增强
E.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比北回归线附近小
F.赤道上b经过大气路程比北回归线附近长
G.赤道地区的云雨天气比北回归线附近多
H.赤道上的白昼时间比北回归线附近长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强烈的火山喷发,大量的火山灰尘、水汽、温室气体等进入大气中,使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以及大气对地面辐射能量的吸收和大气逆辐射增强。图中,e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f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作用,b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表示太阳辐射,a表示大气逆辐射,d表示地面辐射。
2.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即图中b比c少),赤道地区虽然正午太阳高度平均比北回归线大,但因赤道地区比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多云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较北回归线附近少。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热力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右图表示不同地物辐射温度在一天内的变化状况。
?
曲线①~④代表的地物分别可能是?(?)
A.沙地、湖泊、林地、草地?
B.沙地、草地、林地、湖泊?
C.草地、沙地、湖泊、林地?
D.草地、林地、沙地、湖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知识可知,水的热容量最大,陆地的热量最小。在所给的四种地物中,湖泊的热容量最大,沙地的热量最小。热容量越大,其温度的日较差越小,热容量越小,其温度的日较差越大。由此可以判定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地物是沙地、草地、林地、湖泊,故选B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掌握不同地物的热容量的大小关系及其温度的日变化大小。根据平时所学的水的热容量最大,陆地的热容量最小,以此可以通过排除的方法选定答案,试题属于基础性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某日大气热量收支状况和太阳高度变化图。图中数值分别表示北京时间和太阳高度,热量值从外圆到圆心由小到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
D.准噶尔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