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四)
2019-07-03 06:55:47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地球时刻围绕地轴由西向东自转,据此回答1—2题。 1、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共同特征是 [? ] A、赤道最大,两极最小 B、由高纬向低纬递减 C、除两极外,任何地点都相等 D、南北两极点速度为零 2、下列各图中,N、S分别表示两极,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环球网军事频道国际军情中心1月6日报道,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2011年1月1日在太平洋上经过日界线(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地球表面180°经线附近的一条假想线,也叫做国际日界线,简称日界线)时,船员通过放烟花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 B.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 C.东侧时区日期比西侧时区晚一天 D.日界线两侧日期相差一天,时间相差一个小时
| 小题2:9月23日6时整,某地(45°N,45°E)正好日出,此时一艘轮船航行在太平洋上向西正好穿过日界线(但未出12区),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是 A.9月22日15时 B.9月22日21时 C.9月23日15时 D.9月23日16时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日界线基本与180°经线重合,日界线东侧为西经,西十二区;日界线西侧为东经,东十二区,故日界线东侧日期较日界线西侧日期晚一天;日界线两侧的日期相差一天,但区时相同。故C项正确。 小题2:9月23日为秋分日,某地刚好日出,说明当地时间为6时;而轮船在太平洋上向西穿过日界线则应到达东十二区,故根据45°E为23日6点,东十二区区时较45°E早9个小时,可计算东十二区区时为23日15点。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日界线两侧的时区分布和时间差异,并掌握区时计算的一般步骤:所求时区=已知时区+时差,东加西减。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⑴在图中填绘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⑵地球运行至A点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上,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 ⑶在图中______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速度最快。 ⑷当地球在图中________点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⑸盐城中学开始放暑假时,地球公转到图中_______点附近;南极考察工作活跃时,地球公转到图中_______点附近。 ⑹地球运行至C点时,我国正值_______(季节)。过了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_(南、北)移动,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逆时针。(1分)?(2)北回归线或23°26′N?夏至(2分)?(3)C(1分) (4)B、D(1分)?(5)A? C (2分)?(6)冬季?北?昼渐长,夜渐短(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五带划分的直接依据是 A.不同纬度地区有无阳光直射,有无极昼极夜 B.太阳光热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 C.纬度的高低 D.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五带划分的依据。依据不同纬度地区有无阳光直射,有无极昼极夜现象划分为五带,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五带的划分界线有回归线和极圈,北极圈以北是北寒带,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是北温带,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是南温带,南极圈以南是南寒带。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11年3月26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各自当地区时20时30分熄灭电灯、关闭电源到21时30分恢复正常。读图,回答问题。
1.活动当天,按20时30分来临的顺序,各城市依次熄灭电灯。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2.当旧金山开始熄灯时,图中太阳高度最大的城市是 A.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 B.伦敦—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 C.旧金山—伦敦—雅典—上海—惠灵顿 D.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旧金山 E.雅典 F.上海 G.惠灵顿 H.伦敦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材料反映当地20时30分,各城市依次熄灯,故越靠近东十二区,区时越早,故熄灯时间越早。越在西侧则熄灯时间越晚。选择D项。 2.当旧金山开始熄灯即西八区时间为20时30分,计算上海时间约为12时30分,靠近正午,太阳高度大。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