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1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2、图3依次表示1464~1904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据此分析图1、图2、图3,回答下列问题。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__________盆地、__________盆地。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__________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__________高原
和__________平原。
(3)说明图1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图2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图3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在明王
朝灭亡时,沙尘暴约发生了______次。
参考答案:(1)塔里木;柴达木
(2)准噶尔;黄土;华北
(3)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和黄土)广布,植被稀疏。
(4)特点: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自然原因:(地表)增温快、表土(地表)疏松(和植被稀疏),降水少,大风天气较多。
(5)(一定的)周期性(起伏、节律、振荡、波动等);1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和环境相对立的生产活动的是( )
A.建设“三北”防护林
B.在黄土高原修筑水平梯田,植树种草
C.在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
D.在北京市区内修建多层立交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洞庭湖区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大大缩小,其生态功能大大减弱,造成生态破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各项措施中,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 ?)
A.禁止排放氟氯烃,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B.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C.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D.发展煤炭生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酸雨。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大量排放酸性气体而形成,故酸雨的防治主要从减少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入手。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1)图中甲乙分别反映的环境问题按照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类,它们都属于?类型的环境问题(1分)
(2)图中伞表示的是?,它主要分布在大气层的?层,该层破坏后,到达地面的 ?增多,不仅使人患皮肤癌的机会增多,还会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3分)
(3)导致甲问题出现的人为原因有
?(2分)
参考答案:(1)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1分)
(2)臭氧层?平流层?太阳紫外线(3分)
(3)一是因为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因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使得大气的温度不断上升;二是与人类大面积毁坏森林,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有关。(2分)
本题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环境问题。甲图反映了全球变暖问题,乙图反映臭氧层空洞问题。
(1)考查环境问题的分类:按性质,环境问题可分为:环境污染、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和部分资源枯竭。
(2)考查臭氧空洞问题。臭氧分布主要集中在平流层,臭氧层的作用:能吸收部分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3)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一是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二是大面积毁林,是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加速崛起。分析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不足。(6分)
(2)据历史文献记载,海河水系从1368年到1948年间,曾发水灾387次,在这500多年中,天津市被淹70多次,每次发生较大的水灾,都有100多个县受灾。试分析海河水系历史上多为害河的自然原因。(10分)
(3)黄淮海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自然资源(4分);淡水资源紧张(2分)。
(2)海河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条河流构成一个扇形水系,各大支流(自北、西、南三面)同地汇流到天津,河道排泄不畅,故而极易形成洪峰(2分);各大支流大多源于太行山和燕山山地的黄土地区,雨季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2分)夏秋降雨集中,且多暴雨(2分);山区河流坡陡流急,洪水出山口就进入平原,坡度骤降,流速减慢,水流挟带的泥沙积於河床,降低下游河槽的过水能力(2分);如果几条河同时涨水汇入海河,相互顶托,水流不能及时渲洩,往往酿成涝灾。(2分)
(3)旱、涝、风沙、盐碱。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