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图为某地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题。
1.按岩层和地质构造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E.该地仅受外力作用
F.①岩层相对③岩层上升
G.石油一般储存于①类的地质构造中
H.③岩块为地垒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岩层之间的破坏关系,先生成的破坏后生成的,结合图示①③均为沉积岩层,岩层越往下生成时间越早,故判断③早于①生成;图示②断层破坏了①③岩层所在的褶皱,故判断②在①③之后生成;而④沉积岩层保持水平状况,未被破坏,故判断④沉积岩层生成最晚。
2.根据图示断层和褶皱地质构造的生成,反映了内力作用的结果,A错误;图示①处岩层相对③岩层下沉,B错误;背斜储油,向斜储水,故图示①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可能有石油存储,C正确;③处岩层发生弯曲,为褶皱,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质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能根据地质构造的破坏与被破坏关系;岩层的上下关系判断生成时间的早晚;②能根据岩层的变形和变位判断地质构造;③掌握“背斜储油,向斜储水”的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山脉D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相撞形成
2、关于图中C处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布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布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布
D、温带荒漠带,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3、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图中A处气候资料的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1、C
2、D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等压线示意图,c处箭头为风向。据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a地的说法,正确的是2.若图中将出现一次锋面天气过程,则abc三地
A.a地为北半球的高压脊
B.a地为南半球的低压槽
C.a地可能出现冷锋天气
D.a地可能出现暖锋天气
E.此时风速:b地大于c地
F.此时风速: a大于b
G.此时风向:b地吹偏南风,c地吹偏北风
H.此时气温:ab地高于c地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分析判读。
1.根据c箭头表示风向,判断中心为低压中心,且根据垂直于等压线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判断风向向右偏,表示北半球。故a处表示北半球的低压槽。画出低压槽两侧的风向,判断冷暖气团的运动,可确定此处形成冷锋。
2.风速大小的比较:看等压线疏密(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越大)。风向:根据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画出两地的风向,b为偏北风,c为偏南风;气温分布:ab处在冷气团一侧,气温低,c处在暖气团一侧,气温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某地段河流与地下潜水的等水位线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下列说法与图示相吻合的是2.关于该河流所在的地区可能正确的是
A.此时地下潜水补给河流水
B.河流的b岸受流水侵蚀,
C.河流流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该河段最有可能处于下游河段
E.太原
F.合肥
G.贵阳
H.乌鲁木齐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河流的侵蚀作用和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的分布,潜水由潜水位高处往低处流,所以为河流水补给潜水;a为凹岸受侵蚀严重;河流流向无法判断,该地区等潜水海拔较低,位于平原地区,最有可能为河流的下游。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该潜水位线较低,该地海拔较低,太原位于黄土高原,贵阳位于云贵高原,乌鲁木齐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都较高,安徽合肥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0年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灰弥漫天空,严重影响欧洲的航空业。图7是冰岛火山灰主要扩散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1.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代表此次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是2.从距离来看,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距火山喷发地更近,但火山灰对其影响较小,其主要原因是受哪一因素影响
A.7,a
B.3,b
C.2,c
D.1,d
E.地质构造
F.北大西洋暖流
G.大气环流
H.海陆位置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地质循环图示,bcd都能生成a,故判断a表示岩浆,三大类岩石都能生成岩浆,故b由a生成,判断为岩浆岩。火山活动形成的岩石一定属于岩浆岩。
2.火山喷发后火山灰主要进入大气中,由于该地区位于西欧,受盛行西风影响,雷克雅未克位于火山喷发地的上风向,故受火山灰影响小。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循环和世界区域概况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能抓住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的相互转化关系,并结合世界区域地理的盛行风向分布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