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11年8月12日晚上8时在中国深圳举行。此时在美国纽约(74°W)的华人华侨开始收看开幕式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为(区时)(?)
A.8月13日9时
B.8月12日7时
C.8月11日19时
D.8月11日21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为12日20时,而纽约位于西五区,区时较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故当地区时为12日7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北京时间2003年12月30日3时许和2004年7月25日15时5分,我国“双星计划”的人造卫星“探测一号”和“探测二号”分别在西昌、太原两个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双星计划”是我国科学家提出的首个国际空间合作探测计划,“探测一号”卫星主要对赤道附近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探测二号”卫星主要探测极地上空的空间环境。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下列有关我国在西昌建立卫星发射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昌并不是我国目前唯一能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基地
B.基地位于高海拔地区,经常万里无云,天气晴朗,具有最佳的发射条件
C.基地处于较高纬度地区,距极地近,有利于火箭较快进入轨道,节省燃料
D.每年夏半年是西昌卫星基地的最佳发射季节
2.有关“探测一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的公转角速度为10/天
B.它的公转线速度与地球赤道上某点的自转线速度一样
C.它的公转周期为一个恒星日
D.它的公转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参考答案:
1.B
2.C
本题解析:
1.西昌位于四川较低纬高海拔地区,是卫星发射的理想场所。
2.“探测一号”卫星运行轨道在中国迄今所发射的卫星中距地球最远,其主要任务是探测近赤道区磁场和粒子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由于太阳活动引起近地空间各种干扰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本题可用排除法进行解答。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日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用直线表示黄道面。
(2)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________(节气)的日照情况,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纬度)。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
(4)图中ABCD四点,当日昼长由短到长依次是________。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________,当日B点的日出方位为________
(5)家住某地(119° 50" E、32° 56" N)的张先生为了使家中的太阳能热水器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辐射能,在当天应将图中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管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调整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略
(2)夏至,23°26"N
(3)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区域
(4)DCBA;D;东北
(5)9°30"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
(1)晨昏线特征: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黄道面即过地心的阳光所在的平面。
(2)根据图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判断为夏至日。
(3)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4)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全球昼长分布规律: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南昼越短;中纬度温带的四季变化最明显。由于B点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故判断日出东北方向。
(5)根据热水器的真空管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与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互余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除春秋分日外,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昼长不相等。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赤道终年昼夜平分。在发生极昼极夜的极地地区虽然是不同纬度但出现了昼夜长短相同的情况,因此该题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右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题:

小题1:甲地的时间为( )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