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四)
A.正午太阳高度A>B>C>D B.自转线速度A<B<C<D C.白昼长短A>D>C>B D.地方时A=B=C=D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北半球低纬度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因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它在天空中位置是不动的;受地球自转的影响,a恒星围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转动;人站在北极点上,北极星的高度为90o;人站在南极点上,看不到北极星;而在北半球,人所处的纬度越低,所看到北极星的高度越低,站在赤道上,北极星应位于地平线上。故选C。
小题2:因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1个小时转15°,受其影响,所以1个多小时,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20°。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0年8月1日5时30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卫星发射时,某人正好乘飞机从北京飞往美国华盛顿,途中飞行时间为6小时,则到达当地时间为? ( )
A.7月31日18:30
B.7月31日22:30
C.8月1日22:30
D.8月1日18:30
小题2:卫星发射当日,和东京(1350E)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 )
A.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
B.0°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C.37.5°E向东到180°经线
D.37.5°E向西到180°经线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问题的计算。
小题1:卫星发射时为北京时间8月1日5时30分,飞行时间为6小时,故到达的北京时间为8月1日11时30分,而华盛顿时间为西五区,较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故计算得到达当地时间为7月31日的22:30。
小题2:卫星发射时,东京位于东九区,时间为8月1日6时30分;而此时位于8月1日最早的时间东十二区时间为1日9时30分,则计算处于8月1日的范围为37。5°E向东到180°。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写出字母代表的事物名称:A?,B?(度数),
C?(度数),D?平面,E?平面。(5分)
(2)角度C叫?,可表示?运动与?运动的关系。(3分)
(3)该图表明了地球的空间形态。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和?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因此,导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3分)
(4)当太阳光从E侧直射地球时,黄赤两平面交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此时直射?半球。(2分)
参考答案:(1)北极星? 66°34′? 23°26′?赤道?黄道(5分)
(2)黄赤交角?自转?公转 (3分)
(3)空间指向?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3分)
(4)垂直?南(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和黄赤交角。(1)图示A表示地轴北极指向的北极星。B表示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5°.C表示黄赤交角,为23.5°.D表示与地轴相垂直的赤道面。E表示地球公转的黄道面。(2)角度C表示黄赤交角,可表示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之间的关系。(3)图示表示在公转运动中地轴是倾斜的,黄道面与赤道面成23.5°的交角,即黄赤交角的大小,而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而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4)图示当太阳从E侧直射地球,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甲、乙两地6月22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关系,说法准确的是
A.位于同一经线圈,关于地心对称
B.位于同一经线,关于赤道对称
C.两地关于地球自转轴对称
D.两地关于太阳直射点对称
小题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重庆市的东北方向
B.乙地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该日甲地日出东南,乙地日出东北
D.该日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差46°52′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甲地日照时长为9小时,小于12小时;乙地昼长为15小时,大于12小时;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甲在南半球,乙在北半球,两地昼夜之和为24小时,甲乙分属南北两半球的相同纬度;甲地最大太阳高度出现在4:30时,乙地最大太阳高度出现在16:30时,相差12小时,经度上相差180°,甲乙两地在同一经线圈上。选A正确。
小题2:由上题可知:甲在南半球,乙在北半球;由乙地正午16:30可以算出乙经度="120°E" - 4:30*15°=52.5°E,甲地经度=127.5°W,甲在重庆东南,A错;6月22日,乙地有15小时日照,不可能出现极昼极夜,B错;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C错;甲乙两地分属不同半球,但纬度相同,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相当于一地的夏至与冬至的正午太阳高度差=23.5*2=46°52′,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水的运动》答题技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