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即将收集的雨水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1—2题。
1、如果实现此规划,将被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最主要的是
[? ]
A.地表径流
B.大气输送
C.降水
D.蒸发
2、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节约用水②国内跨流域调水③人工降水④循环用水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中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①长江径流 ②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 ③东南季风 ④塔里木河河水蒸发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题。
1.根据图1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判断,该海区2.A洋流可能出现在图2中
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D.在南半球, A处有寒流经过
E.甲处
F.乙处
G.丙处
H.丁处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1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判断,该海区水温由南向北递增,故该海区位于南半球,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因此A处有暖流经过。
2.A洋流为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的暖流,因此A洋流可能出现在图2中丁处。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另外,以区域图、模式图为背景,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是命题的热点。
【方法技巧】洋流模式示意图的判读方法:
(1)读清图名:首先依据图名了解该模式图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2)理解成因:根据模式图存在的条件和基础,理解并掌握该地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机制。比如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洋流的形成与全球风带的分布有关。
(3)总结规律:结合模式示意图总结出相关的规律。如根据海洋表层洋流模式示意图,可总结出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和中高纬度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
(4)具体应用:根据模式示意图总结出的规律,解决题目中的问题。如根据海洋表层洋流模式示意图,可判断出不同地区洋流对气候、航行、污染物扩散等方面的具体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中①~④中,正确反映河流枯水期水体补给关系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河流补给关系。河流枯水期,则河流水位较低,故地下水补给河流和湖泊水补给河流,故选D项。
点评:知识性试题,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省某县低山丘陵区花岗岩、钾长石和瓷土等建材资源丰富;鄱阳湖流沙每年外扩3~5米。下表为2013年江西省及鄱阳湖资料。

(1)分析鄱阳湖面积缩小对水循环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指出鄱阳湖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4分)
(3)分析鄱阳湖面积缩小对长江径流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鄱阳湖面积减小,蒸发减弱,使大气湿度降低,降水减少;流域内的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下渗及地下径流减少。(4分)
(2)2013年7~8月降水少,支流来水量减少,气温高,蒸发量大;围湖开垦和建设等。(4分)
(3)对长江的径流调节作用减弱,使长江的径流季节变化加大,加剧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涝灾害。(4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表格可知,鄱阳湖面积缩小,储水少,蒸发量减少,空气湿度减少,导致降水量减少;降水量减少,导致地表径流、下渗及地下径流减少。
(2)根据图中表格可知,2013年7~8月鄱阳湖地区降水量减少,各支流来水量减少;气温比同期气温高,蒸发量大;加之周围地区围垦湖泊和城市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导致湖泊面积缩小。
(3)鄱阳湖对长江具有调节作用,削洪补枯作用,鄱阳湖面积缩小,对长江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使长江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加大,加剧了长江下游地区的旱涝灾害。
考点:该题考查鄱阳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