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7-03 07:07:54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最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 B.② C.③ D.④
| 小题2: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沉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 小题1:③地点植树更有利于涵养水源,减少坡面径流,保持水土。 小题2:这种交错排列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有利于物质的沉积,从而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治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过度垦殖,植被破坏严重;“三北”防护林 (2)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3)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空气湿度大,易形成酸雨 (4)黄土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植树种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盆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1、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 ] A.高出很多 B.高出稍许 C.高度相同 D.高度较低 2、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 ] A.黄土塬 B.沙滩地 C.沼泽地 D.自流盆地 3、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 ]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参考答案:1、D 2、C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气候干旱,荒漠化程度日益严重。据此回答10~l1题。 小题1:西北地区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水的溶蚀 D.风化和风蚀
|
小题2: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过度农垦
B.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A
本题解析: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气候干旱,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和风蚀;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和水资源不合理的利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山西省煤炭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是因为:
A.多数煤田为深厚煤层
B.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C.埋藏较深
D.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②市场广阔;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