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山西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措施不包括
[? ]
A、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B、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C、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D、逐步增加重化工业比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大部分能穿达大气层到达地表和海洋。“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太阳能的利用有利于减少碳排放。
(1)目前人类可开发利用的能源分为两类: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按此分类法,太阳能属于________。
(2)科学家为研究太阳能电池发电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我国北方某建筑物的南北层顶分别铺设两块同
? 样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测试。下表为一年中月发电量统计数据。通过分析可知,太阳能电池的发电
? 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有关。

(3)据估计,若把我国“戈壁滩”的一半面积(约65万平方千米)都铺上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电能
? 可以满足目前全世界的用电需求。有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全球太阳能光伏统一电网”计划:将太阳
? ?能光伏电站分散布置在世界各地的沙漠地区,用电缆各个光伏电站连接起来,形成全球供电网络。
? 请你对这一计划作简单评价。
? 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新型能源
(2)气温;光照强度
? 评分说明:第一空若答“月份;季节;日期”酌情给分。第二空若答“光照时间;光照角度;朝
? 向”也给分。
(3)优点:在该方案可以解决夜半球的太阳能供电;沙漠地区日照充足;不占用耕地且不影响人们的
? 生产和生活;有利于大面积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缺点:全球电网输电损耗较大;沙漠电站人工维护成本高;直流电输送技术目前不太成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根据材料和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水系略图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曲折东流,经过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沿途水量变化大。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黄河干流水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但是有时奔腾不到海。黄河断流会带来哪些危害?未来防止出现断流应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兰州——旧孟津沿线地形剖面图
材料三:
? 黄土高原的形成有“风化残积说”“水积说”和“风成说”。多数科学家认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成为粗细不等的颗粒,每遇到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当大风减弱或遇到秦岭、太行山等高山阻挡时,便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积累和环境的演变,逐渐形成了黄土高原。
(3)依据材料二、三为“风成说”提供证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整体性原理说明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演变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自源头至兰州段,水量逐渐增大;兰州至河口段沿途水量减少;河口至旧孟津段,水量增大,汾河、渭河等支流注入,水量增多。旧孟津以下下游水量减少;兰州以上河段当地的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通过湟水等支流汇入,水量增大,兰州河口段所在地降水少而蒸发多,汇入支流少;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及沿岸城市用水大,导致水量减少。河口至旧孟津以下由于形成地上河,无支流汇入,且工农业生产大量引用,导致水量减少。
(2)下游沿河地区失去主要水源,影响当地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引起海水倒灌,加重土壤盐碱化,影响地下水质,导致下游地区的生态恶化;加剧泥沙淤积,引起河床升高,降低下游防洪能力。节约用水;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用水;增加中上游的调蓄能力;实施南水北调。
(3)自西北向东南黄土层的厚度减少;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土壤颗粒由粗变细。
(4)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土质受暴雨冲刷,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层土,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同时地面流水侵蚀形成沟谷,导致植被覆盖率进一步下降,侵蚀加剧了高原面沟谷下切,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形态特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材料一)及经济效益分析表(材料二),回答(1)~(3)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单位:元

(1)在冬季,将多余的沼气引到日光温室燃烧,除直接产生热量,提高温室温度以外,还增加了温室中的CO2的浓度。CO2浓度的增加,有利于蔬菜产量的提高,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产模式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提出进一步改进该模式,将沼气池、猪圈建在温室里。请结合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阐述这样改进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O2是温室气体,具有保温作用;CO2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2)减少柴草的使用,利用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减少煤炭使用,减少大气污染;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减少土壤污染;有机质还田,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收入;节省燃料开支,降低生活费用等。
(3)该地冬季温度较低,将沼气池、猪圈建在温室,利于沼气池产气量,提高生猪生长速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1965年和1975年的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由A、B两个栏目可以看出,1965~1975年间,该地区耕地面积的增加,是靠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获得的。
(2)由C、D、E、F、G、H等栏目可以看出,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导致该地区____________恶化,____________加剧,最终使粮食产量逐年下降。
(3)今后,该地区应进一步保护好现有森林,_____________,加速植树造林,才能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1)毁林开荒
(2)气候?水土流失
(3)退耕还林
本题解析:数据提取和分析论证能力是一项基本能力,应学会分析有关数据的变化趋势及各项数据之间的联系,推导有因果关系的数据之间的必然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