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A.12月14日8时11分 B.12月15日8时11分 C.12月15日5时11分 D.12月14日5时11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飞行中的嫦娥三号脱离了地球的引力,成为独立的人造天体,也属于天体。
【小题2】着陆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12月14日21时11分,洛杉矶(120°W)位于西八区,其区时比东八区区时晚16小时,此时该地区时为12月14日5时11分。
【小题3】大气和流水是外力作用的主要动力来源,在其作用下,地球表面逐渐被削高填低,日趋平坦,陨石坑逐渐被填平。
考点:天体、区时计算、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小题2】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为冬至日
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D.昼夜等长
参考答案:
【小题1】 B
【小题2】D
本题解析:
19、甲地北方高空等压面向高空凸为高压,南方高空等压面向低处凹低压,高空风从北向南吹。近地面风向与高空相反,近地面风由南向北吹,还要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向右偏转为西南风,B正确。
20、甲、乙同时日出,同在晨线上,经度相同又在同一经线上,可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二分日,B错。甲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夏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A错。二分日时全球日落的地方时为18时,而不是区时,C错。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地球运动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深圳市纬度为22.5°N,大约在6月18日时被太阳直射。深圳白昼时间最长的时候是 (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6月18日
D.12月22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深圳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变化规律是,夏至日时,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越往北昼越长。深圳市纬度为22.5°N,大约在6月18日时被太阳直射。直射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北半球昼长继续增长,直到夏至日才达到最大值。所以B对。A、C错。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最小值,D错。
考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球公转靠近远日点时,醴陵一中最接近的节气是( )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球公转靠近远日点时,是每年的7月初,最接近的节气是夏至,即6月22日。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公转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左图为某区域甲地的一个居住小区图片,右图为该区域等温线示意图,回答各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a、b、c、d四条等温线数值排序正确的是
A.a>b>c>d
B.a>b=d>c
C.a=b>d>c
D.a>d>b>c
【小题2】甲地区与乙地区相比
A.降水较少
B.年较差较大
C.冬季更为寒冷
D.周围地势起伏较大
【小题3】当全球新旧两天比为3:1时,其后3小时内左图中房屋的影子转向及长短变化将是
A.逆时针变短
B.逆时针 变长
C.顺时针变短
D.顺时针变长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气温的变化要受到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由此可以确定气温a>b;c地介于b、d之间,根据等温线变化规律可知,三者之间应有其中两个数值相等,c处为河流发言地,的士高,气温低,故选B。
【小题2】甲地区位于黑海沿岸地区,受西风带影响,降水量较大;甲地区距离海洋较近,故甲地年较差较小;甲地区位于黑海沿岸,乙地位于里海沿岸,甲地受北部高大山脉阻挡,冬季寒冷气流,故冬季气温较高;甲地等温线密集,说明地势陡,故甲地区周围地势起伏较大,故选D。
【小题3】当全球新旧两天比为3:1时,说明此时90°W为0时,左图位于40°E,此时甲地地方时为8点40分,三小时内,正午以前,甲地太阳高度逐渐升高,物体日影逐渐减小;一天当中太阳东升西落,在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位置,一天中物体影子的方向是呈顺时针方向运动,故选C.
考点:该题考查等温线,区域特征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