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八)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有月球和地球,故应该是地月系,总星系包括河外星系和银河系,其中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太阳系包括地月系,故选C。
【小题2】根据图中时间可知,嫦娥二号的发射时间为10月8日,此时位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读乙图可知,①为秋分日,②为冬至日,③为春分日,④为夏至日,故嫦娥二号发射期间位于①—②之间。
考点:该题考查天体系统和地球公转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C.东亚以晴朗的天气为主
D.地中海地区气候较干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应为每年的1月初时,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则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A错误;南亚夏季盛行西南季风,B错误;北半球冬季东亚受西北季风影响,寒冷干燥,C正确;地中海沿岸冬季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和大气运动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经过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大致时间;②掌握北半球冬季和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中心分布的影响;③掌握东亚冬夏季风性质的差异;④掌握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和气候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小题1】地球运行至A点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上,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
【小题2】在图中______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速度接近最快。
【小题3】当地球在图中________点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并且该日后北京的昼逐渐变长。
【小题4】北半球昼长夜短的时段是从 到 ;南半球的昼长逐渐缩短是从 到 。
【小题5】地球运行至C点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 _。
参考答案:【小题1】北回归线,夏至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D , B ; C , A
【小题1】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地球运动相关内容。
根据图中地轴倾斜方向以及北极所在可以判断此时A为夏至,C为冬至。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因此D为春分,B为秋分。
(1) A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2) 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此时为冬至日,因此是在C点。
(3) 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但是此日之后北京昼长边长可知太阳直射点应往北移动,所以应该是春分时期,即D点。
(4) 北半球昼长夜短即处于北半球夏半年时期,即从春分到秋分之间,即D到B;南半球昼长逐渐缩短即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之后一直到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昼长达一年最短)即从冬至日到来年的夏至日(C到A)。
(5) 太阳运行到C点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太阳高度在南回归线达一年中最大值,自此向南北两侧递减。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1)这一天的日期是______前后。
(2)比较该日A、D、E三点的昼长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B是_________线(晨、昏)。
(4)这一天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
(5)此时C地的地方时是____时,E地的昼长是___小时,C地日出时间是___时。
(6)此日后三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B.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C.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参考答案:
(1)6月22日(2分)
(2)A>D>E (2分)
(3)晨(2分)
(4)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5)2(2分) 4 (2分)6 (2分)
(6)B(2分)
本题解析:
(1)光照图中判断日期可依据晨昏线和经纬线的夹角或者依据极昼极夜范围,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说明为北半球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
(2)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长越短。因此图中A点昼长最长,为24小时,B点位于赤道上,昼长为12小时,E点在南半球,昼长最短。
(3)判断晨、昏线时,可依据地球自转方向,若晨昏线东侧为昼半球,则该晨昏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晨昏线东侧(右侧)为昼半球,因此为晨线。
(4)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从上面分析可知,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5)从上面分析可知,图中D点位于晨线和赤道交点上,其地方时为6:00,C所在经线位于D所在经线以西60°,其地方时比D点晚4小时,为2:00。E点位于晨线上,此时的地方时即该地日出时间,E点地方时比D点早4小时,为10:00,因此该地昼长为4小时。C地位于赤道上,全年均昼夜等长,6:00日出。
(6)此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日后三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一直南移;该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全年最长,之后昼长变短,夜长变长;此日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夜,此日后极夜范围逐渐减小;此日后致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7月初之后,公转速度加快。
考点:光照图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手机软件Yahoo Weather的截屏。利用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德州位于山东省)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为( )
A.0°
B.120°E
C.165°E
D.180°
【小题2】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北京的白昼时间比开普敦长
C.太阳直射点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
D.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显示,此时德州的时间为9:00,德州采用的是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由此可知此时120°E地方时为9:00,则165°E地方时为12:00,太阳直射该经线。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德州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7:09和17:36,则该地昼长为10小时27分,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冬季,地球公转速度较快,A正确、B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从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165°E,位于西半球,因此C错误;该季节海洋散热速度较陆地快,海洋上气压较低,西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