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八)
A.⑥⑤②①依次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 B.黄河自上游向下游依次流经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C.由于纬度影响,④的热量条件优于③ D.影响我国温度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和地势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1)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1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2、图3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沙尘暴的形成大多在冷空气过境影响时出现,北方在春季容易出现;沙尘暴的形成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气温高、降水少、大风多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沙尘暴的形成及其大小,直接取决于风力、气温、降水及与其相关的土壤表层状况。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天气温常常偏高,使土壤解冻的时间比往年提前,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而北方地区冬春降水稀少,地表土壤干燥、疏松,植被还未形成,难以抑制沙尘天气的产生。与此同时,全球性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气候异象,造成冷空气活动异常频繁,多大风天气,为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动力。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形成沙尘暴的重要原因——我国西北和华北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为破坏活动造成土地沙化不断扩展,为沙尘天气提供了重要土沙物质。此外,在北方城市建设中的建工地很多,由于缺乏工地表土保护设施,表土裸露,旋风刮起,极易扬尘,也是加剧沙尘天气的一个重要原因。第(5)小题,图中变化曲线的波动起伏,说明沙尘暴的变化是有一定的周期性的,值得人们去研究,明朝灭亡的时间是1644年。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
参考答案:
⑴C(2分)
⑵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4分)
⑶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常绿阔叶林;以红壤为主。(4分任选4条)
⑷可以发展林业、种植业、水产养殖;(2分)坡地开垦的时候要注意对植被的保护,以防止水土流失,水产养殖应注意防止对水体的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福建。
(1)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为福建附近地区,故甲位于武夷山区,故地势高,气温较低;
(2)河流水文特征从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流速等方面分析。
(3)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植被等方面分析。
(4)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多低山丘陵,且海洋较广阔,故适宜发展利用山区地形条件,发展大农业;利用海域广阔发展水产养殖业;注意的问题主要是山区农业生产过程中注意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和海洋水产养殖业过程中的水污染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