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资料可知:小明家乡河网密布,是鱼米之乡,池塘边还种有甘蔗、桑,应为华南地区。选C正确。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大陆最南,东南沿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选C正确。
【小题3】文中景观平原地形、河网密布、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春天已是果树繁花,体现了气候-地形-植被-水文等整体性特征。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如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北部穿过(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地形以高
? 原山地为主,多高峰。
(2)(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
(3)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 卉消费市场,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
? 低廉。(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
(2)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图中①处为 。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图中②处为 。
(3)图中两条虚线,属于高压脊的是 (M、 N)。
(4)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原因是 。
(5)图中A, B两处相比, 处风速较大,其原因是
参考答案:
(1)C(1分)
(2)低压,反气旋(2分)
(3)M(1分)
(4)②, 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2分)
(5)A,等压线较为密集,气压梯度力大(2分)
本题解析:
(1)利用等压线图上画风的方法进行判断。C处风向正确。A、D错在左偏,B错在风向吹向气压升高的方向。
(2)1处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为低压。2处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为高压,从气流运动形式而言,叫反气旋。
(3)高压脊处等压线向气压降低的方向弯曲。M处为高压脊,N处为低压槽。
(4)1处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2处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
(5)A处等压线比B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风力大。
考点:等压线图判读、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青藏高原地区号称“世界屋脊”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读图回答问题。(13分)
简单概括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并综合分析该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分布及典型地域文化景观形成的影响。(13分)
参考答案:气候特征;该地区气候以高寒气候为主;年平均气温较低,辐射强烈,日照多,积温少,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各地降水差异性较大。(答出3点即可) (3分)
成因;该地区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有限,不利于热量的积累;此外大气逆辐射不强,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所以年均温较低; 该区域各地受暖湿气流影响差异较大,形成了从湿润到干旱区的巨大差异。(3分)
农业分布:在部分河谷地带形成了种植业,如湟水谷地、拉萨河谷地等区域(1分);主要原因是由于河谷地带地势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有灌溉水源(1分);在其他海拔较高区域形成了高寒畜牧业,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地势高,年均温低,只适合牧草生长,从而形成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1分)
地域文化景观:
服饰:服饰以掉袖藏袍为主,适应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2分)
民居:民居以石彻碉房或藏式帐篷为主,这与当地年均温较低的气候有关(2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青藏高原的地区的气候主要为高寒气候;其年均温较低,光照多,积温较少;各地降水量差异较大。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弱,气温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不利于保温。雅鲁藏布江谷地,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降水多比其他地方多。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使种植业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带,该地区气温相对较高,水源充足;其他地势较高地区,由于气温低,适合牧草生产,形成高寒牧业。该地区昼夜温差大,服饰多以掉袖藏袍为主;这里年均温较低,则以石彻碉房或藏式帐篷为主。
考点:该考查青藏高原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
【小题2】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
A.③气流比较湿润
B.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
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
【小题3】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为上升气流,乙地位下沉下流,故甲地气温比乙地高;海拔越高,气压越低,丙地位于高空,故气压比甲地低;甲地为上升气流,故丙地形成高压,乙地位下沉气流,丁地形成低压,故丙地气压比丁地高。
【小题2】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甲地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乙地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下流,多晴朗天气,在气控制下多炎热天气;③为信风带。
【小题3】亚洲东部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风吹海洋上吹来,故甲为陆地,乙为海洋;③气流从海洋吹来,①气流从陆地上吹来,故③气流比①气流湿润;④气流为上升气流;②为下沉气流,故乙地为晴朗天气。
考点:该题考查热力环流、季风环流和三圈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自然灾害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