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教师节那天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
A.在北半球并在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但在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在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但在向北移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教师节9月10日,处于6月22日到9月23日之间,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逐渐向南移。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某地北侧是温带,南侧是寒带,该地位于(?)
A.南回归线上
B.北极圈上
C.北回归线上
D.南极圈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北侧为温带,南侧为寒带,说明其为南寒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为南极圈。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五带的分布和分界线,知识性试题,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淮北比北京的白昼短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即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C项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二分二至日时的全球昼夜长短分布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基本判断即可。注意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和最小值范围的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古希腊数学家埃拉托斯芬想出一个巧妙的主意来测量地球的周长。埃拉托斯芬生活在亚历山大城,在这座城市正南785千米处,有一座和亚历山大城同在一条子午线(30°E)上的城市塞尼。夏至日正午12点,阳光直射塞尼城中一口枯并底部的同时,埃拉托斯芬在亚历山大城使用木竿和量角器精确计算出了地球的周长(图中∠1为7.2°)。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埃拉托斯芬计算出的地球周长是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9250千米
B.399960千米
C.39600千米
D.40000千米
E.计算的地球周长大于地球的赤道周长
F.此刻E地和亚历山大城所看到的太阳方位相反
G.此日过后∠1将会缩小
H.该日E地和亚历山大日出日落方位相同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延长亚历山大的铅垂线和太阳光线,如下图:

则图中亚历山大的铅垂线与太阳光线的夹角为7.2°,太阳光线为平行光线,所以在地球表面,7.2°对应的球面距离为785km,则360°对应的球面距离为39250千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计算处的地球周长为经线圈的长度,小于赤道的长度;此刻E地点出现极昼现象,日出时刻太阳位于正北方向,而亚历山大处于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1将增大;该日亚历山大日出东北。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当伦敦大本钟敲响新年钟声的时刻,地球上进入新的一年的地区范围是(?)
A.占世界三分之二的地方
B.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地方
C.占世界一半地方
D.全球都进入新的一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0时或24时;一条是180°经线。当伦敦大本钟敲响新年钟声的时刻,0°对应的时间为0时,新的一年的范围为0时(0°)向东到180°,占世界一半地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