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景观图和局部世界地图,完成小题:
1.景观图中,水热条件最好的是2.比较②、③景观图(两图所在的海拔高度相同)3.四幅景观图中,土壤厚度最大的是4.局部世界地图中的点与景观能正确匹配的是5.从d、b、a、e的景观变化,体现了
A.①
B.②
C.③
D.④
E.②图所示区域的水热要比③丰富
F.②图所示区域的光照要比③丰富
G.②图所示区域的纬度要比③高
H.③图所示区域的植被比②丰富
I.①
G.②
③
④
a—①
b-②
d-③
e-④
从沿海向内陆分异
垂直地分异
地方性分异
纬度地带分异
参考答案:1. A
2. C
3. A
4. D
5.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四幅景观图中,①处于热带地区处在赤道低压控制下,高温多雨。水热条件最好。
2.②处为亚寒带针叶林带景观,③处为热带荒漠带景观,两处海拔高度相同那么表明两地存在纬度差异才形成不同的水热条件。可推断出②图所示区域的纬度要比③高。
3.我们通常说的土壤厚度被称为腐殖层,是肥力性质最好的一层,植物根系和微生物也集中在这一层。四种景观中只有① 处热带雨林带腐殖层最厚。
4.根据美洲、南极洲的简图可知对应地点、景观是:a—②, b-③,d- ①,e-④。
5.d、b、a、e的景观变化是呈南北方向,体现了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呈纬度地带分异。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景观及地域分异规律。
点评:本题以“景观图和局部世界地图”为载体,考查自然带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难度一般。解答时需准确掌握不同世界自然景观的特征及地域水平分异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贮存于土壤孔隙中,两者体积组成比例常受外界因素影响而此消彼长。下图中虚线①表示土壤中空气和水分所占比例约为4%和46%。读图完成1~2题。

1、适宜多数作物生长的理想的土壤空气和水分比例变幅是在
[? ]
A、①~②之间
B、①~④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2、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深厚土壤的原因是
[? ]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
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
C、光热条件太差
D、水分条件太差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1.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2.该地景观反应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盛行西风会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
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
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E.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F.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G.非地带性规律
H.垂直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琵拉大沙丘位于法国西南部的大西洋岸,海岸外约1公里的沙洲,在低潮时沙洲变干,大西洋西风会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A对。从图上看,沙丘临海,没有山地阻挡,B错。副热带高压主要在30°纬线附近,不能影响到这个纬度,C错。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D错。
2.该地景观与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不同。不属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属于非地带性规律 。所以C对。A、B、D错。
考点:该题考查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原因,非地带性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局部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1月份,雨水补给较多的河段是(?)
A.a河段
B.b河段
C.c河段
D.a与c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