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 C.地壳上升 D.火山喷发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造成黄河时常断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造成黄河时常断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沿岸工农业发展,任意截流、储水现象严重。上下游之间用水不协调导致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三条河流径流量(m3/s)随时间变化的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①河的流量变化特征,在7、8月份径流量减小,可以判断该河流域有伏旱天气,分布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松花江在东北地区,海河在华北地区,都是夏季7、8月份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所以①河只能是长江, A、C错。②河夏季进入汛期,径流量大,选项中黑龙江位于东北地区,河流一年有两次汛期,图示②河只有一次汛期,所以B错。海河位于华北地区符合条件,所以D对。
小题2:③代表珠江8月份的径流量变化,如果是地形雨,地形不会短时间发生太大变化,夏季风的影响 也是稳定的,再有植被的涵养水源作用,河流上水库的调节作用,河流流量不会在某段时间突然增大一倍,A错。地下水是稳定的补给水源,况且此时是8月份,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应该是河水补给地下水,B错。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登陆可能会伴随着大风和强降水天气,导致河流水位暴涨,C对。风暴潮的影响是从沿海向内陆变化,河道等基础设施被毁,主要影响沿海地区,不只是河道水位变化,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各大洲的降水、蒸发及径流量的对比图,回答:(10分)
(1) 衡量水资源丰歉的标准?, 其数值等于?量与?量之差。
(2)世界各大洲中江河径流总量最多的是 ?、其次是 ?最少的是?。
(3)上海所处的地理纬度虽然与许多缺水国家相近,但以水资源数量而言,上海并不缺水,这主要是由于上海地区受?环流的影响.然而上海现在却已成为水质型缺水城市。解决上海的水资源问题,现阶段可采取的措施有(多项选择) ??
A.大力发展海水淡化
B.大力开采地下水
C.防治水体污染,改善长江、太湖水的水质
D.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参考答案:(1)多年平均径流总量?降水量?蒸发量
(2)亚洲?南美洲?大洋洲?
(3)季风? CD
本题解析:
(1)衡量水资源丰歉的标准是降水量和蒸发量之差的多年平均径流量。
(2)从图中看径流量的的数值可看出,亚洲是世界各大洲中江河径流量最多的是亚洲,其次是南美洲,最少的是大洋洲。
(3)上海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岸,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夏季风是东南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形成降水。上海属于水质型缺水,解决水资源问题可以从治理水污染和节流两方面采取措施,选项中的C和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列一组图,图a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图b为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图c、图d分别表示四地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 读图a,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分布规律是 。
(2) 下列关于洋流是叙述正确的是
A、甲洋流常年受东北信风吹拂 B、乙是逆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
C、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D、丙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
(3) K海域著名的渔场是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4) 下列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 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
C、M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 D、K海域的渔场是由于上升流而形成
(5)图a中阴影代表的自然带是 ,该自然带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布具有纬度差异,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6)图b表示的是________(南或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7)图a中M、Q、P三地,常年在图b中⑥带控制下的是________,其形成的气候类型的名称为___________。
(8)甲、乙、丙、丁四地与图a中①地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 ;与②地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参考答案:
(1)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呈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2分)
(2)D(1分)
(3)北海道渔场(1分) 寒暖流交汇,鱼种丰富,饵料丰富(2分)
(4)C(1分)
(5)亚寒带针林带(1分) 受洋流影响(东岸寒流,西岸暖流)(1分)。
(6)北半球(1分)
(7)Q(1分)温带海洋气候(1分)
(8)甲(1分)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季风交替控制(1分) 丁(1分) 全年温和湿润(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洋流分布模式图和材料可知,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洋流分布为顺时针方向。
(2)从图中可以得出,甲洋流为加纳利寒流,是北大西洋暖流的支流,受到陆地的阻挡方向发生变化,成为赤道暖流的补偿流;乙为加利福尼亚寒流,是顺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丙为北印度洋环流的一部分,其方向为顺时针,为夏季,其形成是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形成的。
(3)K海域靠近日本,为北海道渔场,其形成原因为寒暖流交汇,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饵料丰富,鱼类也丰富。
(4)Q地海域的洋流为阿拉斯加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P地海域洋流为千岛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M海域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海雾;由上题可知D选项错误。
(5)图a中阴影部分分布在俄罗斯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植被,而东西分布宽度不同主要是受洋流的影响,东部受到千岛寒流的影响,分布面积大,西部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分布面积小。
(6)根据风带的风向可知,此图表示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7)b图中⑥带为盛行西风带,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图a中Q地符合条件。
(8)图a中,①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其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季风交替控制,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候特征为全年温和湿润;根据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可判断,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丁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及分布
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主要包括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渔场等。而对气候类型的判读,首先判断南北半球,然后根据“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与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