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城市与地理环境》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B.在小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逐步形成城市群 C.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加工业产值 D.调整行政区划,合并城市,扩大城市管辖面积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城市化的标志包括: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上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故C项不正确。
小题2: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社会经济发展,而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要以小城镇的发展为重点,故A项正确。
小题3: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原因:一是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而市中心地价高,环境污染严重,郊区环境优美;二是乡村和小城镇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述资料,完成问题。
驱车从甲地到乙地,早晨出发时昏天黑地,恰似子夜,接近中午才曙光初露。还没有来得及寻找太阳,只见路边所有黑色的树枝全部变成了金枝铜干,……一个白天就这样火石电光般地匆匆打发了。大雾不知从何升起,……只能隐约看到昏黄的雾灯。车窗上又噼噼啪啪响起雨点,从此这雾再也不散,这雨再也不停。
——节选自《行者无疆》作者 余秋雨
小题1:资料中叙述的自然现象出现的时间以及甲、乙二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的是?
A.12月温带海洋性气候
B.4月地中海气候
C.7月温带大陆性气候
D.10月极地气候
小题2:图中M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A.工业区
B.农业区
C.中心商务区
D.教育文化区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运用能力。
小题1:根据材料的叙述,该地白昼非常短,几乎是在几分钟内就没了,这只能是在极圈附近的极夜时候,根据这个情况,南极圈附近没有陆地,故判断为北极圈附近,北极圈内发生极夜是在12 月22 日(冬至日)左右,且该地有树、有雾和雨,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小题2:m处的路网密度最大,表明交通通达度最好,可能位于市中心,其功能区应为商业区。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城市的等级越高,其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体系,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城市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等级越高,拥有的数量就越少,其服务的范围就越大。例如在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中,上海等级最高,数目最少,服务的范围最广。所以本题叙述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
[? ]
A、电影院、厂房、住宅、银行
B、零售店、电影院、厂房、办公室
C、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
D、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图1表示各类城市用地付租能力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图2表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中,线段a、b、c依次表示何种城市用地的付租能力?
A.住宅、工业、商业
B.商业、住宅、工业
C.商业、工业、住宅
D.工业、商业、住宅
小题2:乙图中,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运输
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预
小题3:若要在乙图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日用品仓库,最好选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不同活动的付租能力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商业位于市中心的付租能力最高,工业位于郊区付租能力最高,商业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变化最快。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影响地租水平的原因。城市各地的地租不同主要受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程度的影响。造成局部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度。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大型日用品仓库占地面积大,不适合布局地租的高峰,②地位于两个地租高峰之间,地租较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主要自然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