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我国两省简图及其农业结构如下图4,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分别简析甲乙两省农业结构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2)经调查表明两省的耕地总量都有下降的趋势,请说明导致乙省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2分)
(3)谈谈甲省在耕地保护中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2分)
参考答案:
(1)甲省平原地形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域面积广;乙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土壤贫瘠、草原面积大、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2)为防治生态环境退化,实施退耕还草、还林,使耕地减少
(3)严格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科学合理利用耕地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
(1)甲表示江苏省,位于东部季风区,地势较平坦;乙表示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2)乙省的耕地面积减少主要是:一、生态恶化,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使耕地面积减少;二是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使耕地面积减少。
(3)甲省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过程中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故主要通过实施城市的合理规划,合理利用每一寸耕地及加强政策、法律保护耕地。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影响昆明花卉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昆明位于云贵高原,“四季如春”的气候利用花卉种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主要能抓住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进而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的影响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十二五期间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图中 M表 示我国某县 2008年农产品产值构成。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