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2.下列岩石中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④和⑤
B.①和⑥
C.②和④
D.③和⑥
E.页岩、石灰岩
F.砾岩、大理岩
G.砂岩、玄武岩
H.石英岩、花岗岩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循环。
1.根据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故为图示
的③⑥,故选D项。
2.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故选A项。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读图“亚欧大陆东岸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区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3分)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图示海域中岛弧的形成原因。(2分)
(3)图示地区植被的差异体现了自然带 分异规律,指出主要影响因素。(2分)
(4)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地区森林正在逐渐减少,分析其对②处地貌的影响。(2分)
参考答案:
(1)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2)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碰撞挤压形成)。
(3)垂直;热量,水分。
(4)(随着森林的减少,)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河流携带泥沙数量增多,
在出山口附近泥沙沉积数量增多,冲积扇面积扩大。
本题解析:
(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花岗位为典型的岩浆岩,证明该地区曾有岩浆活动频繁,在岩浆与岩石交界处由于高温高压使得岩石发生变质作用;根据岩层的走向该地为褶皱和断层构造,这种地质构造为地壳运动所造成。
(2)该图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东部为太平洋,此处为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所以该岛弧是由于两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从图中植被的分布高度分析是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所以应该是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由于受热量和水分状况及其组合状况的差异形成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植被破坏对地形的影响,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减少,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河流携带的泥沙量增多,在出山口附近较平坦区域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数量逐渐增多,冲击扇面积扩大。
考点:本题主要考察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岛弧的形成原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等。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2分)读我国部分区域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
材料二: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虚线区域)。该示范区地处中西部结合带,是全国唯一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示范区的设立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实力,为中西部地区合作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探索新途径、新模式、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材料三:辽宁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140~200天,但部分区域实现了双季稻的种植。
(1)说明阿拉善高原沙漠的沙土被搬运到黄河三角洲的过程。(8分)
(2)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分析辽宁省部分区域能实现双季稻的种植的原因。(6分)
(3)阐述产业转移对“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西北风(沙尘暴)将粉尘继续向东(东南)方向搬运(2分),途中受太行山,秦岭等山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被沉积在黄土高原(2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大量被冲刷至黄河(2分);泥沙被黄河携带至河口,由于流速减慢,泥沙逐渐淤积形成三角洲(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自然原因:辽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在南部纬度较低的平原地区生长期可达200天左右。(3分)
社会经济原因:农业科技专家进行水稻杂交,突破了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关键点。(3分)
(3)该地区承接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工业化进程加快,进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业机会增加,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2分);城镇规模扩大,城市数目增多,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分);区域内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2分);该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会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该区可能会增加(2分)。
本题解析:
(1)阿拉善高原沙漠的沙土在西北风的作用下,形成沙尘暴天气,将粉尘继续向东或东南方向搬运,途中受太行山,秦岭等山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被沉积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大量被冲刷至黄河,然后泥沙被黄河水流携带至河口,由于河口地区地形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泥沙逐渐淤积形成三角洲。
(2)结合材料三分析,辽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在南部纬度较低的平原地区生长期可达200天左右。为双季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条件。农业科技专家进行水稻杂交,突破了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关键点,为扩大了双季稻的种植范围提供了技术的保障。
(3)根据材料二,该地区承接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工业化进程加快,进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镇规模扩大,城市数目增多,有利于城市化水平提高。产业转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过来,导致区域内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该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会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该区可能会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石灰岩是岩浆岩,大理岩是沉积岩②石灰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
? 的③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后形成的④石灰岩是矿产,大理岩不是矿产
[?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大理岩
B、岩浆侵入地壳产生的高压,使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
C、长石、方解石组成了大理岩
D、在石灰岩中能够比在大理岩中找到更多的化石
3、下列岩石中,与图示岩石类型无关的是
[? ]
A、花岗石
B、砂岩
C、煤
D、板岩
参考答案:1、C
2、D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面甲图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图是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丙图是河流上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甲图中AB段河流 (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南流向西北
C.A处水流较B处平稳
D.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