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政策
B.生产协作条件好
C.农业基础好
D.矿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的区位条件。深圳在改革开放之前只是个海边小镇,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把深圳设为经济特区,深圳迅速崛起。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国家城市的首位度与青海省情况最接近的是2.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3.造成从84年到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德国
B.澳大利亚
C.日本
D.阿根廷
E.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F.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G.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H.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I.①③
G.①②
②④
③④
参考答案:1. D
2. C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我国青海省的城市首位度非常高,表面青海省的城市发展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是城市化不合理、畸形发展的一种体现。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阿根廷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特征与我国青海省类似。
2.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向少数大城市集中,导致城市首位度过高。我国的城市政策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所以D项错误。
3.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90年代中期以后由城乡一体化向大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97年还不够形成逆城市化和产业转移。所以,③、④中所述与我国实际情况不符合。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化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离心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2.图示现象可能导致
A.甲——地价上涨乙——交通拥挤丙——各类产业迁出
B.甲——交通拥挤乙——地价上涨丙——各类产业迁出
C.甲——各类产业迁出乙——交通拥挤丙——地价上涨
D.甲——地价上涨乙——各类产业迁出丙——交通拥挤
E.市中心人口将大幅增加
F.城市化水平将不断下降
G.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
H.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不难,解题关键是能够充分理解图中城市离心力形成过程和原因。
1.结合四个选项和图中甲、乙、丙所处位置,利用排除法可以很快得到B答案正确。
2.图示现象是形成了城市离心力,该现象出现导致各类产业向外迁移,市中心人口将减少,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城市化水平不会下降,中心商务区任然位于城市中心区。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产业布局的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城市主要分布的气候区是
A.中低纬度的湿润地区
B.高纬度寒冷地区
C.热带雨林地区
D.荒漠干旱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气候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城市大多分布在气温适宜、降水适度的地方。符合的是A。高纬度寒冷地区气候寒冷、荒漠干旱地区气候干旱、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都不是城市的理想分布区。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主要分布的气候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主要分布的气候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海滨小城的城区布局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哪个区域最有可能成为高级住宅区2.该市政府计划将X区发展成高新技术工业区。与原工业区相比,X区具有的区位优势是
A.②
B.③
C.⑤
D.⑦
E.地价较低,环境质量较高
F.土地面积较大,地价较高
G.地价较高,环境质量较低
H.土地面积较小,地价较低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1.高级住宅区应布局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区域,故选⑤区域。
2.图示X区域位于城市郊区,地价较低,而影响高新技术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为环境优美,故选A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