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与中国西部大开发相比,俄罗斯东部开发最大的不利条件是
A.矿产资源不足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水资源短缺
D.气候寒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俄罗斯的亚洲部分所处纬度高,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不利于开发,但与我国西部大开发相比,我国西部也是以山地高原为主,故选D项。
点评:知识性内容,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1)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其原因是?(3分)
(2)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其原因是?(3分)
(3)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其原因是?(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北方比南方气温低,为了充分利用光热,北方的正南方位观念要强。(3分)
小题2:北方墙厚可以御寒(可以补充南方墙薄夏季可以通风透气)。(3分)
小题3:南方降水多,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南方对保温要求降低和强调通风纳凉效果,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房屋建筑的朝向主要受光热条件的影响,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故为了充分利用光热条件,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强。
小题2:由于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墙厚以利于御寒;而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墙薄以利于夏季通风透气。
小题3:屋顶坡度的大小主要受排水要求差异的影响,结合我国南北方的降水差异即可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南北方的光照、气温和降水分布的差异即可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2分)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图A 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图 B 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统计图,表为图A 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 A 中断层的成因。(4 分)
(2)比较图 A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8 分)
参考答案:
(1)位于板块交界处(2分),岩层多挤压、断裂,并产生位移(2 分)。
(2)冬季①地比②地日照时数少(2 分)。原因:①地比②地纬度高,冬季昼长更短(2分);①地较②地更靠近沿海,冬季受西风影响更强,阴雨天气更多(2 分);①地处于迎风坡,多阴雨(2分);①地比②地海拔低,日出较晚(2分)。
(3)当地总体年均温较高,说明其耐炎热(2 分);当地年降水量少(周边多沙漠分布),说明其耐干旱(2 分);当地有大量盐沼分布,说明其耐盐碱(2 分),同时又喜湿润(2分)。
本题解析:
(1)断层成因分析从地壳运动着手,岩层水平运动、挤压、断裂、位移,从而形成了断层。该区域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附近,岩层受挤压、断裂,并产生位移,形成断层。
(2)表中数据显示②城市冬季日照时数比①城市多。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有昼长(纬度、季节、海拔都影响了一地的昼长)、天气气候。结合两城位置、地形、气候即可得出结论。①城距海洋近,冬季又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地带,所以降水较多,阴雨天多;并且纬度较②城高,冬季昼长更短,海拔比②城低,综合以上原因,①城冬季的日照时数比②城少。
(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说明当地的自然环境适应椰枣树的种植,就可以通过该地自然环境特征反推椰枣树的生长习性。瓦德地区总体年均温较高,说明其耐炎热;当地年降水量少(周边多沙漠分布),说明其耐干旱;当地有大量盐沼分布,说明其耐盐碱,同时又喜湿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根据某学者在下图所示地区考虑时发现的一些现象,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但农业发展水平并不高,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条件差
B.降水较少
C.农业基础薄弱
D.土壤条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