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为北半球两高山垂直植被分布图,两山地南坡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不同。读图完成1~2题。

1、造成两山地南坡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气环流形式不同
B、纬度差异
C、海拔不同
D、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不同
2、两山地
[? ]
A、湿润气流的迎风坡相同
B、向阳坡相同
C、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D、山麓都能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世界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综合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
B.图中海拔高度G处100m,H处为400m
C.该区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冰川融水补给
D.该地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等高线“凸高为低”的规律,可以判断出:等高线地形图中 H 地处海拔300米的山脊上,G 位于海拔100米的河流谷地附近,视线没有被阻挡,可以看到G地。A、B错;结合该地区气候资料,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该地全年降水丰富,河流补给以雨水为主。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该锋面按性质来分应为?锋,判断理由是?。(4分)
(2)6月初,上述暖气团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北方南下的冷气团交汇,该地区在江淮准静止锋控制下,会出现“?”天气。(2分)
(3)图中可见降水区处于锋?(前或后)。(2分)
(4)7、8月间该锋北进,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天气。(2分)
参考答案:
(1)暖 冷气团在后退 (4分)?
(2)梅雨(2分)
(3)前(2分)?
(4)伏旱(2分)
本题解析:
(1)锋面类型是按冷暖气团所占主次地位的不同来分类的。图中锋面比较平缓,锋面与地面的夹角较小,是暖气团主动移动压迫锋面形成的;锋面下方冷气团有小环流,那是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的过程中拖拽冷空气造成的,由此可以推断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冷气团被迫后退。根据锋面划分依据该锋面属于暖锋。
(2)6月初,暖气团与冷气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两者势均力敌,锋面长期徘徊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称为江淮准静止锋,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由于正处梅子黄时,故称梅雨。正所谓“梅子黄时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3)降水水汽来自暖气团,由于锋面往冷气团一侧倾斜,暖气团位于冷气团上方,所以降水在地面冷气团所在区域。又因为该锋面为暖锋,锋面向冷气团移动,故降水区处于锋前。
(4)夏季随着夏季风的势力增强,推动锋面不断北移,到7、8月间该锋面北进至东北、华北地区,锋面南方在单一的暖气团控制下,天气以晴朗为主,此时,夏威夷高压强盛,高压脊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该图中曲线a、b表示等压面,b位于近地面而a在高空,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图中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2)近地面B、C两地中,相对较热的是 ,气流下沉的是 。
(3)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形式,其形成的具体过程是: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 运动→ →大气的 运动。
(4)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
(5)在图中线段上补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6)当亚欧大陆内部被B气压控制时,当地的季节为 ,该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此时北京地区盛行风向为 。
参考答案: (共11分)
(1)B>C>D>A (1分) (2)C B (2分)
(3)垂直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水平(3分)
(4)水平气压梯度力(1分)
(5)(1分)

(6)冬季 亚洲高压 西北风 (3分)
本题解析:第(1)题,地面冷热不均,图中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即“凸高(气压)为高(气压),凹低为低”。由此判断B>C>D>A。解答本题需掌握等压面的分布规律。
【方法技巧】等压面的分布规律
①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
②若地面海拔相同、冷热均匀,等压面与等高线重合且与地面平行。
③若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即“凸高(气压)为高(气压),凹低为低”。
④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相反。
第(2)题,近地面B、C两地中,相对较热的形成热低压,对应字母C,相对较冷的形成冷高压,气流下沉,对应字母B。
第(3)题,热力环流是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简单描述为: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第(4)题,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第(5)题,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绘制,如下图所示:

第(6)题,当亚欧大陆内部被B气压控制时,当地的季节为冬季,该气压中心的名称是亚洲高压,此时北京地区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考点:本题组考查等压面图的判读。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A、B、C、D四地气压值高低的判读。
【误区警示】
1.高空的高气压一定比低空的低气压的气压值高
在同一高度上,高气压比低气压的气压值高,但在不同高度上则不一定,如题中的C地虽然近地面是低气压,高空是高气压,但实际气压值是近地面高于高空(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在垂直方向上空气也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但在垂直方向上,则不然:空气的垂直运动主要是由冷却收缩、受热膨胀等因素引起的,并非取决于气压的高低。
3.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摩擦力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反之,夹角越小。
4.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唯一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例如,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的西南季风,就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主要人为原因都是 ( )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D.沙尘暴肆虐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