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八)
2019-12-19 07:24:39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该图是世界某一地理事物分布地图(图中面积大小表示该地理事物数量的多少),读图完成21~22题。
 小题1: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最可能是?(?) A.太阳辐射总量 B.年蒸发总量 C.水资源蕴藏量 D.石油蕴藏量
| 小题2:影响该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质条件 D.经济水平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图较为抽象,但是可以从“图中面积大小表示该地理事物数量的多少”这句话进行深入理解,面积大表示该地理事物数量多,中东地区阿拉伯半岛面积尤其突出,而其他地区面积相对较小,所以此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有可能是D选项石油储藏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石油的形成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所以影响石油储量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地质条件,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关系不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考查了世界自然资源的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填空:(7分)
 [1]填出图中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B、?洲 C、?洋 F、?岛 H、?站 [2] “中国北极黄河站” (78?13'N ,16?E)在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的??方向。 [3]G海峡海水的流向是? [4] 我国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能观察到太阳整日不落的有?
参考答案:[1] 大洋?太平?乔治王岛?中山? [2]东北? [3]自西向东流(或从太平洋流向大西洋) [4]北极黄河站、南极中山站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30分)截至2006年底,伊朗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二位,目前伊朗90%的油井主要集中分布在南部和西南部地区。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伊朗及相关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德黑兰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新月沃地”(下图中弯月形状的地带)是古代农业摇篮地区之一。
 (1)伊朗是地震多发国家,因为其位于?地震带附近。材料一中的A地位于?板块上。A地的地带性植被是?。波斯湾盛产的能源主要通过材料一中的B?海峡输出。(8分) (2)德黑兰降水主要集中在?季,影响其降水的主要气流是?。(4分) (3)材料一中的炼油厂①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炼油厂②布局的主导因素是?。(4分) (4)简述“新月沃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6分) (5)简要分析“新月沃地”在发展农业过程中会出现哪些生态问题?如何避免这些生态问题出现。(8分)
参考答案: (1)地中海-喜马拉雅 ?印度洋?热带荒漠?霍尔木兹(8分) (2)冬?中纬西风(盛行西风/西南风)(4分) (3)市场?原料(4分) (4)光照强,温差大;有灌溉水源;土壤肥沃。(6分) (5)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枯竭。(任二点得2分)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技术;合理排灌;保护植被。(任三点得6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可知,伊朗是地震多发国家,因为其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附近,材料一中的A地为沙特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上。A地的地带性植被是热带荒漠,波斯湾盛产的能源主要通过材料一中的B霍尔木兹海峡输出。 (2)根据材料二可知,德黑兰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德黑兰纬度为36°N,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在冬季时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德黑兰受中纬度盛行西风的影响,从海洋带来水汽。 (3)材料一中的炼油厂①靠近消费市场伊朗首都德黑兰,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炼油厂②位于油井区,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 (4)“新月沃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光照、温差、水源和土壤等方面来回答,该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强,温差大,有灌溉水源,土壤肥沃。 (5)“新月沃地”地区是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气候干旱,在发展农业过程中,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会出现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导致水资源枯竭,所以,为避免这些生态问题出现,则需从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植被等方面来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8分)自2011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多国战机对利比亚展开空袭至卡扎菲被杀。12月13日伊朗发言人宣布,不久将演习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北非的动荡局势依然持续。读非洲图,回答问题。
 (1)从交通方面说明A运河的重要意义。(4分) (2)B岛屿东侧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成因。(6分) (3)利比亚事件发生后,对国际石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可能有哪些?(4分) (4)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 国外方面:?;?。? 国内方面:?; ?。
参考答案: (1)连接红海和地中海,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2分);是中东石油运输的重要通道(2分);缩短了欧洲西部和亚洲东部、南部海运航线(2分)。(任答2点得满分) (2)热带雨林,地处较低纬度,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东侧又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的形成,终年高温多雨,从而发育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3)利比亚是世界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之一,事件后造成石油减产,供需紧张;石油价格上涨;其它石油生产国产量增大;动用石油储备等。(4分,任答2点得满分) (4)拓展石油供应渠道(来源地多元化);保障石油运输安全(运输方式多样化) 加强石油勘探开发;建立石油储备基地(4分,1点1分)
本题解析:A运河是联系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最近航线,处于石油运输的重要航线上,所以意义重大。B岛屿东侧因低纬度、沿岸暖流、迎岸风及地形雨共同作用及组合状态下,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利比亚是世界生产大国、输出大国,所以事件发生会影响当地生产、世界石油需求及消费、石油价格波动等。我国经济发展极快,对石油能源需求量巨大;我国石油资源赋存量较少,所以对国际市场依赖性较大。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所以有保障石油供应安全,需要开源:增加石油进口渠道、勘探自己石油资源、增大平时石油储备数量等。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从2011年2月下旬以来,中国以海陆空三种方式从利比亚撤离数万名工人,被称为“史上最大海外撤离行动”。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共30分) 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海岸线长达1900余公里,东部与埃及交界,其他邻国有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 利比亚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铁、钾盐、锰、磷酸盐、铜、锡铝矾土、石灰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丰富。
 (1)此次撤侨主要借道利比亚邻国。图中A城市(北纬31°12′,东经29°15′)是利比亚邻国最大海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填城市名),第一批侨民从该城市返航北京时,当地时间(区时)为2月23日13时25分,此时北京时间是?。(4分) (2)图中城市B和城市C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同,但气候有较大的差异。分别写出B、C两城市的气候差异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3)利比亚所在的北非地区沙漠广布,与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相比,成因有何不同?(8分) (4)从自然条件考虑,甲地及周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该国的自然资源特征,你觉得该国可以发展哪些工业(举一例),并说明理由。(6分) (5)利比亚事件发生后,对国际石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可能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1)亚历山大? 19时25分(4分) (3)B城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C城市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主要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8分) (4)北非地区的沙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气候干燥,属于热带沙漠; 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属温带沙漠。(8分) (5)灌溉水源?国内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石油、化工工业;沿地中海,可以发展海产品加工工业等(任意一个)(6分) (6)利比亚是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之一,事件后造成石油减产,供需紧张;石油价格上涨;其他石油生产国产量增大;动用储备石油等。(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