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外贸出口商品有
A.大米、玉米、小麦
B.丝绸、瓷器、茶叶
C.服装、服饰、化妆品
D.纸张、砚台、毛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迁向“阳光地带”的原因是
①“冷冻地带”的工业衰退,失业率升高
②“阳光地带”建立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
③“阳光地带”发展了旅游业
④ “阳光地带”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
⑤ “阳光地带”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冷冻地带”指美国东北部地区,该地区工业历史悠久,工业规模大,工业生产达饱和状态,地价高,环境污染一度十分严重,在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冲击下出现了工业衰退,失业率升高等现象。可知①项正确。美国“阳光地带”指一般指北纬37°以南地区,大致范围是:西起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州,东到大西洋沿岸的北卡罗来纳州,北至密西西比河中游,南到墨西哥沿岸沿岸的一个区域。该区域阳光充足,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并非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而得名),适宜人口居住,旅游业发展快,有“阳光地带”之称。许多新兴工业部门选择了该区域发展。故②、③、④说法正确。A为正确选项。
考点: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迁向“阳光地带”的原因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迁向“阳光地带”原因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材料:我国苹果的主产区主要包括陕西、山西、辽宁、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我国苹果主产区中不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并分析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小的原因。(4分)
(2)与陕西比较,简述山东省苹果生产的优势条件。(3分)
果农为减少冻害对苹果造成的损失,在气象预报将有霜冻出现的夜晚,当温度降至5 0C时,点燃发烟物,提高果园气温。
(3)阐释果农采取防冻措施所依据的地理原理.(3分)
我国苹果贸易伙伴主要有俄罗斯、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4)从俄罗斯和非洲任选其一,说明我国苹果外销选择的主要运输方式及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河北省,辽宁省?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 (4分)
(2)距海近,降水较多(气候湿润);沿海地区交通更加便利;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3分)
(3)依据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增加环境(大气)热量,同时增加大气逆辐射(减少热量散失,提高果园气温)。(3分)
(4)俄罗斯:主要采用铁路运输,陆上邻国(有铁路相通),铁路运量大,速度较快。
非洲:主要采用海洋运输,距离遥远,海运运量大,运费低(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我国苹果主产区中不属于黄河流域的省是河北省和辽宁省,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所以流域面积小。
(2)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山东省距海近,降水较多;沿海地区交通更加便利;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3)果农点燃发烟物,提高果园气温,利用的原理是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增加大气热量,同时增加大气逆辐射,减少热量散失,提高果园气温。
(4)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俄罗斯:主要采用铁路运输,陆上邻国,铁路运量大,速度较快。非洲:主要采用海洋运输,距离遥远,海运运量大,运费低。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
A.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B.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C.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D.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为夏季多暴雨,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黄河含沙量大主要原因是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水电站对水土流失影响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2—35题。

小题1: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A.冬季
B.秋季
C.春季
D.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