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该图表示某地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与销售情况,由图中信息可知,与阶段Ⅰ相比,阶段Ⅱ时,该地区企业发展的特点是

A.专业分工程度更低
B.环境污染减轻
C.原料渠道拓宽
D.规模效益增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根据图示:从阶段Ⅰ到阶段Ⅱ,该地区工业出现了专业分工,专业分工程度增加,工业联系增强,工业联系形成工业集聚,有利于获得规模效益。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工业区中属于专业化生产集聚地域的是?(?)
A.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
B.苏州工业园区
C.南宁迎凯工业园
D.攀枝花钢铁生产基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有(1)工业的产品联系,也叫工业的投入与产出联系;(2)地理空间上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3)信息上的联系。攀枝花钢铁生产基地属于具有生产联系的工业集聚。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2011年9月24日,“启航国际内陆港,复兴丝路大物流陕西开放型经济新筑欧亚大陆桥主题活动”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启动。作为“2011欧亚经济论坛”的重要平行活动,“新筑欧亚大陆桥”活动以开启新欧亚大陆桥经济,再创古丝绸之路辉煌为主旨,通过与沿桥各国、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陕西、西安的区位优势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交通枢纽节点作用,探索中国西部大通关模式,并加快陕西经济外向度发展,构建新欧亚大陆桥经济新秩序。


参考答案:(14分)(1)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渭河平原(或主要依托大城市分布、沿交通线分布等)。(3分)
区位优势:①以大城市为依托,科技力量雄厚;②现代化交通发达;③国家政策扶持;④经济发达,市场广阔。(3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2)与第一亚欧大陆桥相比,第二亚欧大陆桥:①使亚欧之间的货运距离缩短得更为显著,减少了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②使东亚与中亚、西亚的货运距离大幅度减少;③东端桥头堡自然条件更好,可一年四季不间断作业。(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①线亚洲部分纬度位置偏高,冻土深厚且时间长(2分);③线昆明以西至缅甸部分山高谷深,建设成本高(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1)直接从图示反映高新技术中心的分布特征主要从河流的位置和与大城市的关系分析。区位优势主要从影响高新技术中心分布的因素:科技、交通、政策、市场等方面分析。(2)影响交通线建设优势的因素主要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距离和运输时间和沿线通过的国家和城市(市场)等因素分析。(3)影响交通线建设的自然因素主要从气候、地形、地质条件、土壤等因素分析,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之后调用课本相关知识,形成知识迁移,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工业:
? ①电子工业 ②家具制造 ③石油加工 ④普通服装厂
? ⑤印刷厂 ⑥甜菜制糖 ⑦水泥厂 ⑧有色冶金
其布局主导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主要考虑劳动力因素的有:①⑤⑥
B、按接近原料产地的有:③④⑥⑦
C、按接近能源供应地的有:③④⑧
D、按接近消费市场的有:②③⑤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工业地域形成有两种情况,按性质分为两种类型。据此回答28~30题
小题1: 在事先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主要是为了:
A.降低生产成本
B.先占领一定的地域空间
C.吸引那些将共同利用该种基础设施的工厂前来建厂,降低建厂者投入成本
D.加强生产过程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