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②城市规模扩大③逆城市化现象凸现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单选题 图为“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25~27题。

小题1:在A、C两地的大城市周围,形成特色相似的农产品基地,其决定性因素是 ( )
A.政策? B.市场? C.气候? D.地形
小题2: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A.“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
B.企业间过度竞争经济腹地较小
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
D.改革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
小题3: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化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
C.用地紧张
D.人口数量
3、综合题 2012年7月18日~22日,央视“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直播报道团队,向全世界播报了赛伦盖蒂大草原的百万角马向肯尼亚大迁徙的情景。(18分)
材料一 非洲生态退化程度分布图及东非高原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降水分布图

(1)央视直播期间,内罗毕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是??。(2分)
(2)说出图中角马大迁徙路线的大致方向,并简述理由。(8分)
(3)试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P区域生态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8分)
4、综合题 (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乌克兰植被和土壤分布图。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南部,地势平坦,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素有“粮仓”之称。19世纪中期以后,这里逐步成为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但该区域表土流失严重,如1928年的“黑风暴”,剥离了5~12厘米的表土,加上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材料二?卢茨克、基洛夫格勒、格尼切斯克三地的气候图。

材料三?下图为乌克兰矿产、交通分布图,乌克兰是工农业均较发达的国家,重工业在工业中占主要地位。矿藏丰富,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石油的85%和大部分的天然气都依靠俄罗斯,能源利用率比处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低83%。

(1)据材料一、材料二简析乌克兰自然植被的分布特点及原因。(8分)
(2)据材料分析乌克兰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
(3)指出春季最有可能威胁该地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
(4)分析能源短缺成为制约乌克兰经济发展一大瓶颈的原因。(6分)
5、综合题 (28分)经济结构转型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会促使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一(5)题

(1)与上海相比,海南第____产业比重较大。试分析该产业在海南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海南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____,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4分)
(3)海南省众多炼油企业集中在洋浦经济开发区,试简述其有利条件。(6分)
(4)从材料二可以判断,上海市工业部门齐全,门类繁多,是我国____工业城市,其主城区城市形态为____。(4分)
(5)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于2013年9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挂牌成立。试从就业、人才、技术和经济贸易等角度,简述该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