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B.地球公转速度 C.正午太阳高度角 D.日地距离远近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l时10分“中国神舟七号飞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此完成l~2题。 参考答案:B? C 本题解析:9月25日刚过秋分日不久,A图根据公转方向,图中地球位置应刚过春分日不久;同理可推知:B图地球位置应刚过秋分日不久,C图地球位置还未到秋分日,D图地球位置应刚过春分日不久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示意甲、乙两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H)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正午太阳高度=900-纬度差,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也就是各自离当天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之差的差。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两地正中间的纬线时△H为0,当太阳直射点离其中一点的纬度最近时,△H绝对值最大,当太阳直射点在两地纬线外侧移动时△H不变。根据图中△H的变化,△H最小为0时,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两地之间,甲、乙两地的纬度垮了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H最大值为400且一段时间不变,说明直射点离甲地近并在其外侧移动,甲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甲、乙两地相差400。△H最小值是-27,只有一个值,也就是直射点只能有最接近乙地的一天,不能移动到乙地外侧,这一天应该是直射回归线,乙地离该回归线的纬度比甲地近270。由此可以推算出甲、乙两地的纬度值可能是10°S、30°N(或10°N、30°S)。故选B。(如下图L2、L2分别代表甲、乙的纬线)。
小题2:根据上题分析,依照上题结论甲地纬度10°S,乙地纬度30°N。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有两次最大值900;①时之后太阳直射两地正中的100N并向南移,有段时间乙地昼长长于甲地;③时之后太阳直射100N并向北移,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开始小于乙地;.④时之后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开始南移,乙地昼长开始变短。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2013年6月21日7时09分,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读图回答:甲、乙、丙、丁四条曲线中表示该日北京太阳视运动路线的是? ( )。
A.甲曲线
B.乙曲线
C.丙曲线
D.丁曲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北半球夏至日时,北京昼长夜短,但不可能出现极昼现象,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为黑夜,此时在丙地正好可以看到日落的景观,读图完成问题。
1.若此刻丙地地方时是17:30,同时正好有一架飞机从乙地取最短路径飞往甲地,行程用了2小时30分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此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飞机先向东北后向东南飞
B.飞机先向西南后向西北飞
C.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17:20
D.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20时
E.北印度洋海水向东流
F.黄河正处于枯水期
G.长江中下游处于伏旱期
H.南极高压正处于强盛期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判断。
1.图示乙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故地方时相同,即乙地地方时为17:30;从乙地到甲地飞行时间2小时30分,而甲地位于乙地西侧40°,故地方时较乙地晚2小时40分,故到达甲地的当地时间为:17:30+2小时30分-2小时40分,故C项正确。
2.图示自转方向表示图示半球为北半球,图示昏线的分布规律:越往北,昼越短,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主要自然灾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