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A地经度是180° B.南纬70°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C.B地地方时是6点 D.O地地方时是12点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晨昏线与南纬70°相切,那么太阳直射在20°。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所以O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则AO为昏线且A所在的经线为180°,因此太阳直射在20°S,60°E。
【小题2】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所以O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则AO为昏线且A所在的经线为180°。由于太阳直射在20°S,则南纬70°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B点是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O点的地方时为24点。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上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3)当太阳直射点由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S′T′及其以南的范围内,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定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据此和图1-3-12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请在图中合理的表示出此季节全球的昼夜状况,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②根据你所学的内容,按照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合理排列T、S、F、N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你所学的内容,按照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合理排列S、F、N、F′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现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总是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6)假设黄赤交角由现在的23°26′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纬度)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范围将扩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北温
(3)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地区极夜的范围线一直增大至覆盖整个南极圈,然后一直减小至极夜消失
(4)①见下图
②N>F>S=T
③F>N>S>F′
(5)ABD
(6)35°N 热带和寒带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地球自转与公转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基本概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于第(4)题中的第③题,只要遵循一条原则——“距太阳直射点越远,其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这道题便迎刃而解了。黄赤交角为0°,则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各地终年昼夜平分,且无四季变化。黄赤交角变为35°,则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35°N,热带和寒带范围变大,温带变小。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二分二至示意图”(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和“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1)图中D、B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及日期分别是D ,日期是 ;B ,日期是 。(4分)
(2)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速度最慢的是 。(2分)
(3)甲、乙分别处于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附近?甲图 点,乙图 点。在甲图中该日极夜范围是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8分)
参考答案:(1)秋分 9月23日 春分 3月21日
(2)A C(每空1分)
(3 )A D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南回归线(每空2分)
本题解析:(1)根据公转轨道图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的差异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则判断为冬至日,而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为夏至日,故D表示秋分日。B表示春分日。(2)地球公转速度的规律: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故地球经过A冬至日,最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C夏至日时,最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3)根据图示的晨昏线分布特征:甲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乙图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故判断为春分日或秋分日,而北京的夜在变长,即昼变短,判断为秋分日。甲图为北半球冬至日,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意义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地球运动的常规考点,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公转轨道图上,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二分二至日;②掌握二分二至日的晨昏线分布特征;③掌握地球公转轨道图上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对解题基本方法和规律的整理和归纳。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当下图中PQ线为昏线且该线上的点最高纬度为700时,一艘海轮将一批货物从B港运往A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此时,A、B两地中 ( )
A.A地炎热干燥,B地温和多雨
B.A地的河流正值汛期
C.A地昼长夜短,B地终日骄阳似火
D.B地农民正忙于收获水果
【小题2】N地的农业生产最适合发展 ( )
A.水稻种植业
B.地中海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乳畜业
【小题3】过M海峡时,轮船 ( )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PQ线为昏线,太阳光线与昏线垂直,所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又因昏线上的最高纬度是70°,那么太阳直射的纬度应为90°-70°=20°,此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A地为地中海气候,此季节温和多雨,河流正值汛期;A地在北半球,昼短夜长,B地冬季不会出现终日骄阳似火的天气,也不是水果的收购季节。故选B。
【小题2】N地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暖湿润,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又因西欧地区城市人口多,适应城市市场的需求,所以该地适合发展的是乳畜业。故选D。
【小题3】M海峡表层的海水受海水密度大小的影响,始终由西向东流,但冬季此海峡盛行西风,所以货物从B海港运往A地是由东向西过海峡,应是逆风逆水。故选D。
考点:气候、农业生产、洋流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中a、b为两条纬线,纬度由b向a逐渐增高,c为经线,d为晨昏线与c的交点。若d的地方时为16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的昼长较广州短
C.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塔里木河处于丰水季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纬度由b向a逐渐增高”可知,该地区为北半球;在根据“c为经线,d为晨昏线与c的交点。若d的地方时为16时。”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此题不能确定具体日期,故不能判断是否位于远日点附近;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印度洋海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塔里木河处于枯水期。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等值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