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图》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A.1003或1007 B.1005或1009 C.1007或1009 D.1009或1011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图示部分为中国东部,属于亚洲,所以选B项。
【小题2】观察图,图中气压差为2,根据等压线分布,M外围等压线数值为1008或1006,若M位于低压中心,则M数值在1004-1006之间;若M为高压中心,则M数值在1008-1010之间,结合选项B正确。
【小题3】从14时到20时,图中R地气压值升高,受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气温升高,水汽蒸发,天气晴朗;因此选A项。
【小题4】观察图,图中四地风向变化不大,但风速发生改变;结合风的形成原理分析,a地偏南风,等压线变密集,风力变大,A错;b地偏北风,等压线变稀疏,风力变小,B错;c地偏南风,风力变小,C错;D项正确。
考点:区域定位;气压高低与天气;风向与风速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国1 000多年前的古文字留下这样的记载:古人把财宝藏于“右岸,自飞瀑右行八百步”(注:这里的八百步相当于现在1 108米。据《孙子算经》)。经现代考证该地岩石为比较容易被侵蚀的砂岩组成。上右图为目前该瀑布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地势
A.东南高、西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东北高、西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小题2:宝藏最可能埋藏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④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河流的流向可知,西北高、东南低,选择B项。
小题2:位于右岸,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区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影响
B.大气环流影响
C.下垫面影响
D.人类活动影响
【小题2】关于乙湖泊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内流湖咸水湖
B.外流湖淡水湖
C.外流湖咸水湖
D.内流湖淡水湖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等温线弯曲形状,图示区域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甲地是大兴安岭,与两侧地形明显不同,所以主要原因是下垫面的影响,C对。
【小题2】根据经纬度和国界轮廓,乙湖是呼仑湖,属于黑龙江的上游水系,是外流湖,淡水湖,B对。
考点:经纬度定位,影响气温和因素,湖泊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回答题。
小题1:从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分析,村庄a、b、c、d中发展种植业最具有优势的是
A.a村
B.b村
C.c村
D.d村
小题2:为发展经济,计划在村庄甲、乙之间修一条公路,最合理的走向是经过
A.b村
B.c村
C.e村
D.d村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直接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a村位于小盆地中,地势相对平坦,且有河流流经,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故该村发展种植业的自然区位条件优于其他地区。
小题2:在山区修建公路,最好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减小工程量。从图中可以看出,连接甲、乙两村,最合理的走向应经过e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判断地形、河流等基本概况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影响种植业分布和公路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即可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为了发展旅游经济,我国南方某市计划在本市某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读“某市旅游规划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图中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分)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M、N两个观景台,其中N观景台主要是为了观赏____________景观(2分);在该山区有一处适合开发攀岩的地区,请在图中用“◇”标出(2分)。
(3)在观景台M、N间修建一条“森林氧吧路”,说明其呈蛇形的理由。(2分)
(4)在观景台M处能否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试作图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山地?东南为平原?自西北流向东南
(2)瀑布
(3)沿等高线路线平坦
(4)不能?陡崖顶部阻挡视线
本题解析:
(1)由图示等高线可以看出:西北部地区等高线密集,最高超过900米,为山地;东南部等高线稀疏,海拔不足100米,为平原地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图中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
(2)N观景台附近河流上游有2条等高线相汇,是一陡崖,为河流上水流落点即瀑布。N在瀑布下方,可很好观看瀑布景观。图中攀岩场所如图所示:
(3)M、N间修建道路,呈蛇形,主要是沿等高线延伸方向修建,路线平坦。
(4)从M向山下,有一陡崖,落差大;陡崖上方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陡崖下方等高线相对密集,坡度变化大;陡崖顶部海拔大于700米阻挡观测的视线,在观景台M处不能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区域生态环境的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