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汽车的拥有量增长迅速。城市环境问题备受关注。

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指出汽车尾气排放量过大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简述减少此类问题发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参考答案:(10分)
问题:空气质量下降,酸雨酸雾增多(出现雾霾、光化学烟雾等)(4分)
措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适度控制私家车数量;提高车用燃油质量与清洁化水平;加强城市绿化与道路规划及环境监管的执法力度。(6分)
本题解析:
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合物等气体,排放量过大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汽结合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晴天可能出现光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有空气质量下降,酸雨酸雾增多,出现雾霾、光化学烟雾等大气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适度控制私家车数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提高车用燃油质量与清洁化水平减少尾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加强城市绿化,提高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加强道路规划,交通畅通,环境监管的执法力度,减少尾气排放。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读“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
1.原始文明时代的人口增长模式是2.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阶段是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低-低-低”模式
D.“低-高-低”模式
E.原始文明时代
F.农业文明时代
G.工业文明时代
H.后工业文明时代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在原始文明阶段,人类的生产力极其低下,为了维持人类的持续发展,有极高的出生率,而由于生存环境恶劣,甚至有时食物都得不到保障,故死亡率也极高,所以,自然增长率极低。形成“高—高—低”的人口增长模式。
2.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人口容量。资源是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利用资源的范围、种类和利用率都在不断提升,故环境人口容量会有所提高。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当前人类与环境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
A.环境污染严重
B.人口增长过快
C.人口素质太低
D.森林破坏严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①人口压力 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所以当前人类与环境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人口增长过快。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甲岛是太平洋的一个火山岛,经济以农业为主,甘蔗制糖业是该岛最主要的支柱产业,蔗糖70%以上远销欧洲。乙图为N、S两城市降水月份分配图)。
?
材料二:盐场是海盐生产的地方的统称,一般位于海陆交接处。海盐生产都以海水为原料,实行海滩晒盐。
(1)根据上图两幅图信息,比较判断N、S两地哪个更适合建盐场?并任选一地说明其理由。(6分)
材料三:下图为广东、广西自然地理条件和甘蔗主产区分布略图。

(2)根据材料三,分别说出广西和广东两省在1990——2010年期间甘蔗生产区变化趋势,并分析造成广东这一变化的主要社会原因。(12分)材料四:甘蔗为喜温、喜湿作物,年积温需5500℃——8500℃,年降水量至少要求800——1200mm,土壤要求肥沃。该岛甘蔗每公顷产量仅为45.89吨,我国为71.23吨。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利用我国甘蔗的种植技术和甲岛所在国政府合作,在甲岛投资种植甘蔗。
(3)据材料一和四分析甲岛吸引我国部分企业投资种植甘蔗的主要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N地(2分)。 N市位于背风地带(2分)。?西部地区晴天多,光照强(2分),适合晒盐。
(2)主产区分布变化特征:种植面积广东减少,广西增加;(2分)由北海市向西部沿海平原地区扩展;(2分)由南宁——贵港向上游河谷地区扩展;(2分)由南部地区向北部地区扩展。(2分)。
主要是城市化、工业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原因。(4分)
(3)我国有资金和农业技术优势(2分);
甲岛地处热带,光热充足(1分),土壤肥沃(1分),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
甲岛甘蔗需求量大,市场广阔(2分);甲岛所在国政策支持(2分)。
本题解析:
(1)从图中该岛的纬度位置分析,该岛主要受东南信风影响,晒盐需要晴天多才能蒸发旺盛。根据图中海陆位置看,N市位于背风地带,降水少晴天多,适合晒盐。
(2)仔细读图,广东珠三角地区1990年为甘蔗主产区,到2010年却不是,而广西有明显扩大,由北海市向西部沿海平原地区扩展、由南宁——贵港向上游河谷地区扩展、由南部地区向北部地区扩展。从社会经济原因来分析,广东比广西经济要发达,市场需求、土地租金、工资水平等都不同,主要是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造成的。
(3)根据材料一可知,该地自然条件优越,地处热带,光热充足,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甘蔗生产,甘蔗制糖业是该岛最主要的支柱产业,说明有国政策支持。我国甘蔗产量比该岛高,说明我国有农业技术优势。我国部分企业在甲岛投资种植甘蔗可以优势互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材料一:丹麦地理位置图
材料二:丹麦位于欧洲北部。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线长7314公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距离丹麦日德兰半岛东岸15公里的海中央,坐落着一个树木葱茏,但从外表看来毫不起眼的小岛--萨姆索岛。该岛平均海拔不到30米,小岛根本上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并且能源基本上来自于可再生能源。11座岸上风力涡轮机和10座海上风力涡轮机日复一日的转动,满足岛上4000名居民所有的电力需求。萨姆索岛早已实现"碳中和"(指通过各种方式中和抵消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
(1)丹麦矿物能源使用量不大,但却是欧洲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分析原因,并说出酸雨会带来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丹麦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的有利条件和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受西风带影响,带来其他地区的酸性气体;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危害:造成农业减产;引起土壤,水体酸化;危害文物古迹和建筑;危害人类健康
(2)有利条件"常年受强劲的盛行西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有利于风能的开发;风能利用历史久,技术条件先进。意义: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有利于延长常规能源的使用时间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