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自然灾害与防治》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暴雨造成的水灾 B.台风形成的风暴潮 C.全球变暖造成的干旱 D.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直接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加大,而影响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A错误;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与死亡人数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B错误;经济发展水平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故一般发达国家因自然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大于发展中国家,D错误。
小题2:在影响世界的主要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而洪涝灾害不等于因暴雨造成的水灾,故选C项。
小题3:目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导致自然灾害增多的主要原因,①③正确;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重要原因,②正确;人类活动对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的破坏可能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④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适宜高二基础性训练,学生只要掌握影响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危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能结合表格数据综合分析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013午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参考答案:东北(农作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2分)春播推迟7—10天,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7—10天;(3分)错过适宜的播种期,扰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律。(3分)所以,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降低。(2分)
本题解析:结合资料“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可知,当年的春播作物的收获期将向后推迟7-10天,而东北地区热量条件较差,这就意味着农作物的生长期缩短了7~10天,这就会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低温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生产活动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