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等值线图》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八)
A.8 ℃ 18 ℃ B.9 ℃ 19 ℃ C.18 ℃ 8 ℃ D.19 ℃ 9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1)西南风 ;A ;A地位于冷锋锋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2011年9月12日8时我国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图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高压系统控制下,天气晴好。
小题2:此时,受E天气系统影响,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东部海面受偏南风控制,又因为风是从海洋上吹过来的,带来大量降水,故多阴雨天气。如下图中蓝色虚线为气压梯度力方向,红色实线为方向。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准确判读“2011年9月12日8时我国等压线分布图”,明确控制我国的气压中心。(2)注意读题,题目问的是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东部海面风向,由图可知E为低压中心,故气流辐合,北半球风向左偏,故风向为偏南风。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七月等温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a、b、c三处,气温大致相当的是2.有关图中区域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
B.b和c
C.a和c
D.abc都一样
E.图中区域有多处自然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热带季雨林为主
F.图中区域因地处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水能资源丰富
G.图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H.图中区域地质条件复杂,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等值线图数值的变化规律是按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据此,结合图中数据,可以判断,a的取值范围是28-30之间,b的取值范围在24-26之间,c的取值范围在24-26之间。所以B对。A、C、D错。
2.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亚热带,不会有热带季雨林,A错。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分析,可以推断图示区的海拔高度。图中区域主要位于我国第二阶梯,西部是高山区,为横断山区,属于一、二阶梯交界。东部有三峡所在区,巫山是第二、三阶梯分界线,B错。图中区域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C错。图示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水能等资源丰富,D错。
考点:等温线图判断,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②洋流?③海陆位置?④地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如果图中等温线改为向北凸出,等温线最北点距大陆最南端距离最长的时间是(?)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
小题3:图中C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寒流经过
B.暖流经过
C.有上升流
D.寒暖流交汇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判读。
小题1:图示AB两处的等温线弯曲反映:A处等温线“凸高为低”,气温较周围地区低;而B处等温线“凸低为高”,气温较周围地区高,主要原因是A处受寒流影响,且A处位于沿海,而B位于内陆。
小题2:图中等温线改为向北凸出,则应符合“凸高为低”,故其最北点距大陆最南端距离最长应为当地的冬季。
小题3:C处寒流受东南信风吹拂,为上升补偿流,故利于形成渔场。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