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当南京昼夜平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
B.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C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
D.南、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当南京昼夜平分时,即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故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A错误;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B错误;晨昏线与经线重合,C错误;利用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南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D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但考点较多,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点:①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分布状况;②能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特征和计算;③掌握二分二至日的晨昏线分布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太阳辐射的能量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到达地球
B、太阳辐射能与地球上的水体运动、大气运动关系不大
C、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
D、太阳辐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太阳是地面能源的源泉。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引起了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和春夏秋冬的循环变化。下表是海平面上太阳辐射日总量(卡/厘米2·日)。图是我国与全球总辐射对比图。(22分)
日期
| 立春
| 春分
| 立夏
| 夏至
| 立秋
| 秋分
| 立冬
| 冬至
| 小计
|
90°N
| 0
| O
| 783
| 1093
| 777
| O
| 0
| O
| 2653
|
60°N
| 147
| 453
| 82l
| 994
| 814
| 445
| 148
| 51
| 3873
|
40°N
| 438
| 696
| 924
| 1007
| 915
| 685
| 435
| 325
| 5425
|
20°N
| 701
| 855
| 938
| 950
| 929
| 842
| 695
| 615
| 6525
|
O°N
| 891
| 9lO
| 851
| 802
| 842
| 897
| 883
| 856
| 6932
|
20°S
| 984
| 856
| 671
| 576
| 663
| 844
| 973
| 1014
| 6581
|
40°S
| 970
| 698
| 421
| 304
| 424
| 690
| 958
| 1074
| 5539
|
60°S
| 863
| 457
| 143
| 48
| 132
| 452
| 851
| 1061
| 4007
|
90°S
| 827
| O
| 0
| O
| O
| 0
| 813
| 1166
| 2806
|
小计
| 5821
| 4925
| 5552
| 5774
| 5496
| 4855
| 5756
| 6162
| ?
|

分析表和图,探究并完成以下问题。
(1)在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4分)
(2)北纬90°在夏至日较南纬90°在冬至日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73卡/厘米2·日,为什么?(8分)
(3)我周东部的南方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什么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6分)
(4)我国北纬30°东、西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悬殊,为什么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两部高得多?(4分)
参考答案:
(1)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太阳高度
(2)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近日点时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反之,远日点时则较少。冬至日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南半球;夏至日地球运行至远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北半球。
(3)我国东部的南方地区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同纬度的世界大部分地区属干旱气候,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少;我同夏季则受季风气候影响,处于雨季,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多。
(4)西部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少;但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所以气温较东部低。
本题解析:
读表可知,春分日时,赤道上的太阳辐射量高达910卡/平方厘米·日,由此向南北两极递减.到了极点处为O,从而可总结出该日的太阳辐射量分布规律,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太阳高度。北纬90°在夏至日和南纬90°在冬至日,它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照理说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应该相等,但表中显示,北极点获得的能量却比南极点少;联系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北纬90°在夏至日离太阳相对较远。我国东部的南方地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副热带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别是夏季时,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丰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而全球同纬度地区大部分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较干旱,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微弱。我国北纬30°东、西部地区分别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量小,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方;而东部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受湿润气候的影响,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多,故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远小于青藏高原地区;但青藏高原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故其平均气温较低。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当晨昏线(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B.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D.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当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则表示为春分或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故全球昼夜平分,B正确。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二分二至日晨昏线分布特征,并结合直射点的纬度纬度判断昼夜长短状况。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
C.晨昏圈在任何时候都等分赤道
D.晨昏圈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晨昏线即昼夜半球的平分线,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故晨昏线始终平分赤道;晨昏线上表示日出和日落,阳光与地平面平行,故太阳高度为0°;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故晨昏线只有在二分日时与经线重合,D项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尤其是二分二至日的晨昏线分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