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2019-12-22 04:11:31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读图3某省山河大势图,回答问题。
 1.该省地形大势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西北向东南倾斜?B.西南向东北倾斜?C.北高南低?D.西低东高 9.影响该省红树林分布南多北少的主导因素是?(?)2 A.山脉?B.河流?C.纬度位置?D.海陆分布 3.该省人口、城市和经济最可能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A.中部山区谷地?B.南部热带地区?C.西部沿海平原?D.东部滨海地带
参考答案: 1.D 2.C 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1962—2012年部分省区高温日数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当浙江省处于一年中持续阴雨天气时( ?) A.山东省气温高蒸发旺盛 B.福建省多受锋面雨影响 C.安徽省平均气温高于江西省 D.江苏省南部多气旋雨
| 小题2:图中有8处高温日数为0,这些地点从来没有出现过高温天气的原因可能是(?) ①其中有4处位于山地,海拔较高?②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时间较短 ③其中有4处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明显?④地势较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的移动一般规律,当浙江省处于一年中持续阴雨天气时,应为锋面雨带较长时间的滞留于长江流域,形成长江流域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的梅雨时期;故此时锋面雨带正位于长江流域,B项错误;此时江西省和安徽省应都处于梅雨影响范围,受纬度因素影响,安徽省的平均气温应低于江西省,C错误;江苏省南部此时应多锋面雨,D错误;此时雨带还未到达山东,故该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A正确。 小题2:直接根据图示的高温日数为0的图例分布判断,山东省和浙江省的沿海地区有4处,判断可能是因为海洋性影响;而其余内陆的四处均位于各省区的山区位置,故判断可能是由于地势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掌握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移动的一般规律和结合地理位置判断影响气温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能抓住图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山地分布等因素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图19
 材料二?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1)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分布规律,并指出其成因。 (2)简要分析“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3)针对B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并提出治理措施。
参考答案:(1)有色金属矿多,原料丰富(2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2分),处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2分)。 (2)该地区石灰岩广布(2分),流水的溶蚀和侵蚀作用明显(4分),形成奇特的喀斯特地形 (3)利用具有丰富廉价劳动力(2分)、地租低廉(2分)等优势条件,主动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地区工业化发展;为珠三角地区提供电能(水电),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分);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优质的农产品(2分);加快交通运输线的建设(2分)等。(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水土流失?石漠化(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9分)图为“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
 (1)指出该地区部分河流下游出现断流现象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3分) (2)指出限制图示山脉南北两侧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的差异。(4分) (3)弱水注入甲、乙两湖,目前甲湖面积缩小,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干涸,试分析这一现象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1)冬季(1分)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少。(2分)? (2)南侧:热量(2分)?北侧:水源(2分) (3)河流上游人类过度引水(2分),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因此湖泊面积缩小,甚至干涸。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局部区域综合分析。 (1)图示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故河流多为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于冰川融水,故河流流量受气温影响,冬季气温低,河流下游容易出现断流; (2)图示山脉为祁连山,以北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是最大的限制性因素,而以南为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热量不足是当地农业最大的限制性因素。 (3)图示弱水为内流河,甲乙两湖为内流湖,水量的减少,主要是河流上中游大量用水,而使中下游地区,河流水量减少,入湖径流量减少,故导致湖泊水量减少乃至干涸。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地理事物不可能成为区域核心的是 [? ?] A.较大的乡村 B.较大的工业基地 C.较大的交通枢纽 D.著名的旅游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