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2015年3月,黄河兰州段出现河床“露底”现象。许多市民纷纷踏入裸露的河滩,希望能从中淘到“黄河奇石”。形成下图中“黄河奇石”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河底的石块经过流水侵蚀作用,棱角被磨去,变得浑圆,形成图示的“黄河奇石”。
考点: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地沿53o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地区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A.冰川堆积作用
B.河流侵蚀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地壳的水平运动
小题2: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葡萄等水果作物种植区
B.东、西水运交通不畅
C.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
D.是该国最发达的工业区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欧洲西部,其地形受地质时期冰川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冰川堆积作用,使地表略有起伏。故选A。
小题2:该地多阴雨天然,光热不足,不适合葡萄等水果作物的种植,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所以适宜发展畜牧业;因河流流量较大,水流平缓,东西水运交通便利;该国最发达的工业区鲁尔区位于该地西南部。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小题。
小题1:以下对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处都是断层
B.甲为断层,受压力作用形成
C.乙为断层,受张力作用形成
D.该地质构造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小题2: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图示构造无关的是(?)?
A.泰山
B.渭河平原
C.庐山
D.华北平原【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断层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甲、乙两处都是断层,但甲处显然是受张力,乙处断层是受压力形成的。
小题2:华北平原主要是河流冲积形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1)~(5)题。(13分)
材料一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方框代表岩浆、沉积岩和岩浆岩,数字代表各种地质作用。
材料二 亚洲东岸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1)材料一图A中代表岩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图A中的地质作用与图B中乙、丙两处岩石的形成对应的是乙________、丙________(填数码)。
(2)图B中丙岛屿常发生火山喷发、地震的原因是由于位于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相撞挤压附近,地壳运动活跃。
(3)图B中甲、乙两处出现地形倒置的是 处,原因是
。
(4)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应选择____________(甲或乙)处,理由是 。
(5)据图B分析,甲地东西侧谷地发育的河流流域面积相当,但东侧河流水量较小。请从河谷成因差异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
参考答案:
(1)a ② ① (2)亚欧 太平洋
(3)甲 该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槽部因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地
(4)乙 乙处岩层为拱形,结构稳定,不易积水
(5)甲地东侧为断层构造,岩层断裂,河水下渗明显;西侧为背斜谷,河流水不易下渗。
本题解析:
(1)地壳物质循环图中,可判知c为沉积岩,a为岩浆,b岩浆岩。乙为沉积岩。丙为岩浆岩,乙由外力作用形成的,丙是岩浆活动形成的。①代表岩浆活动,②外力作用,③变质作用,④重熔作用。
(2)若为亚洲东岸图,丙应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带,多火山地震。
(3)甲是向斜成山,乙是背斜成山。甲是地形倒置现象,向斜槽部因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地。
(4)修隧道要在背斜构造中,岩层为拱形,结构稳定,不易积水。
(5)图示甲地东侧为断层人力,岩层断裂,河水下渗明显,水量较少;西侧为背斜谷,河流水不易下渗。
考点: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和地壳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世界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