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关于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广大的亚非拉地区粮食匮乏
B.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但全球人均资源拥有量不断增加
C.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D.欧美地区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粮食匮乏”不属于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A错误;由于资源的种类不同,以矿产资源为代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所在人类的开发使用,资源总量减少,而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长,故部分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B错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故导致了全球生态破坏加重,而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代表,C项正确;欧美地区工业发达,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技发达,故环境污染已经在不断减轻,而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程度远高于发达国家,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地区差异即可判断。注意调用课本相关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图”回答1-2 题。

1.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月、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
A.③和①?
B.③和②?
C.④和②?
D.④和①
2.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差异?
②大气环流影响?
③距海远近不同?
④地形差异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②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有关我国外流区河流水文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水量丰富?
B.汛期较长?
C.无结冰期?
D.水位变化明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十年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利用结构变动表
材料二:
“中国沿海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图a)、“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图b)。

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材料三:
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1)材料一,近十几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中,比重上升的非农用地是______和______,上
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a,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b,东部沿海省市区中,上海市以北地区水土协调度____(高、低),请简要分析其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
合所给材料,说明我国北方水土协调度<1.00的省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水土协调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三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从我国的气候、地形两方面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城镇居民点及工矿;交通;沿海地区经济不断发展,外来人口不断增加,促进交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2)我国东部沿海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北多南少,水土配合不协调。
(3)低;降水少,且平原面积广大,耕地比重大;跨流域调水、修筑水库、调整农业结构(种植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开源节流
(4)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粮食需求量都呈上升趋势。人口增加,粮食直接消费总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人均粮食间接需求量上升。
(5)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山区多,平原少,耕地比重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既是我国季风区界线,又是内外流域分界线和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 ]
A、贺兰山
B、冈底斯山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