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过程”关系简图,回答:
1.图中数字序号的含义正确的是2.下列行为或现象,与环节⑤的涵义相吻合的是
A.①生产产出 ②经济过程 ③资源 ④环境
B.①经济过程 ②生产产出 ③环境 ④资源
C.①资源 ②经济过程 ③生产产出 ④环境
D.①生产产出 ②资源 ③环境 ④经济过程
E.实行清洁生产
F.实施节能减排
G.退耕还林还草
H.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根据因果关系分析推理,生活废弃物必定要排放到环境之中,因此④只可能为环境,排除B、D;同时,人类应该先利用资源,发生经济过程,后才有生产产出,因此排除C。
2.环节⑤代表的涵义为“环境反作用于人类”,A、B、C选项均代表人类作用于环境。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风光、象鼻山、峰林、地下”神宫”,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向往,其形成原因是该地区岩石为
A.岩浆岩
B.石灰岩
C.花岗岩
D.变质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桂林山水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形成原因是该地区的石灰岩发育。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保护森林、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据此完成(1)~(2)题。
(1)森林具有多种价值,其首要价值体现在(2)下列五种因素,与1998年长江洪灾有关的是
①夏季风 ②修建三峡工程 ③引水灌溉 ④围湖造田 ⑤长江上游毁林
A.改善生态环境
B.为工业提供原料
C.为人类提供食品
D.为建筑业提供木材
E.①④⑤
F.①②④⑤
G.②③④⑤
H.②③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第(1)题,森林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也可为工业提供原料,为建筑业提供木材,为人类提供食品等,但其首要价值是它的环境效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2)题,1998年长江洪灾的自然原因是夏季风异常,使降水异常;人为原因是长江上游毁林和中游的围湖造田。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5示意l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推测,火山爆发期间该地的盛行风是2.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E.火山灰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
F.火山灰使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
G.火山灰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
H.火山灰使大气逆辐射增强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火山灰的蔓延方向判断,该地火山灰向西北方向蔓延,该地主要盛行东南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火山灰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农业观光是重要的旅游形式。梯田以其“粼粼碧浪上远山”的柔美与壮观,吸引了众多旅游者。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所在省(区)自然景观以岩溶地貌为主体,梯田被誉为“世界之冠”的是2.一年中,通常既可欣赏“雪消门外千山绿”,又可感受到“天光云影共徘徊”、“听取蛙声一片”意境的梯田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甲
F.乙
G.丙
H.丁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
1.广西省的山区多石灰岩,所以其自然景观是岩溶地貌为主体。故选B。
2.云南和广西因纬度低,所以梯田不会有“雪消门外千山绿”的景观,陕西因降水较少,其梯田不会有“天光云影共徘徊”、“听取蛙声一片”意境;而浙江的梯田纬度较高,海拔高,所以体会“雪消门外千山绿”的意境,又因降水多,所以能体会到“天光云影共徘徊”、“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故选C。
考点:旅游资源的欣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