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与地图》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四)
A.与甲处相比,丙处气温的地区差异大 B.丙处年平均气温小于10°C C.渭河谷地的等温线向北侧弯凸 D.汉水谷地的等温线向西侧弯凸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处地温较低是因为海拔最高,A错误;乙处为渭河谷地,B错误;丙处为秦岭,海拔高,地温低,C错误;丁处纬度最低,且为谷地地形,地温最高,D正确。
【小题2】等温线甲处稀疏、丙处密集,说明丙处气温差异大;从图中可以读出,丙处年平均气温小于10°;渭河谷地和汉水谷地的等温线均向西侧凸起。
考点:等值线图的判读。影响气温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如图为东亚某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居民点与丙山峰之间的距离约 千米,两地温度相差 ℃。(2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5分)
(3)该地夏季的盛行风向是 ,分析A、B两地夏季降水量的差异及成因。(3分)
(4)与甲居民点比,乙居民点泥石流的潜在威胁较大、深秋的清晨多雾,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距离请根据印刷情况,确定答案 3—4.2℃
(2)以山地(低山)、丘陵为主(2分),中部为谷地。(1分)北、东、南地势较高,中部和西南地势较低,(写”东南和西北两侧高,中部地势低”也可给分)(2分)
(3)东南风(1分) B地降水多于A地(1分) B地位于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或A地位于山地背风坡,不易形成降水。)(1分)
(4)乙居民点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泥石流潜在威胁较大。(2分) 地形相对封闭,水汽不易扩散。(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1)图示比例尺为1:50000,即图示1cm表示实际距离500M,则根据测量甲居民点到丙山峰的图示距离计算即可。甲地的海拔(300,400);丙山峰的海拔(900,1000),即两地的高差(500,700);换算成温差即可。(2)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需要指出当地的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的分布特征。(3)根据当地位于东亚的亚热带季风区判断,当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根据当地夏季的盛行风向东南风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A处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而B处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主要地形对降水的影响需要指出风向)。(4)图示乙处位于河流出山口,等高线较密,说明地形坡度大,故滑坡、泥石流多发。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冻雨是大气中过冷却水滴降落过程中,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相遇发生冻结的一种降水。如图曲线是等温面分布图,等值距为2℃。读图回答问题以下问题。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冻雨是大气中过冷却水滴降落过程中,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相遇发生冻结的一种降水。”结合图中等温面可以看出只有②处在垂直方向上符合该条件,所以选B;
【小题2】A选项通过等温面图直接排除;B选项两个基本在同一水平面上两点,气温和气压成反比,排除;C选项直接看图中空气湿度,③处湿度大,云雨可能更多,能见度更低,排除;D选项③处等温面是平行的,大气运动,水平方向上温差小,气压差直小,风力更弱,因此选D。
考点:等值线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8分)下图中等高线的高程为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图示范围内建一个水库,大坝拟建高度151m(海拔),并获得尽可能大的库容量,估算由于水库蓄水至少需要迁移多少居民? 。
(2)估算a山顶与图中最东部的城镇的高差范围在 之间,a山顶的东坡比西坡的坡度 (陡或缓)。
(3)图中C处地貌称做 。
(4)当地有关部门计划在a、b两山顶之间利用山地电缆车相通,电缆车速度是每分钟400米,则乘缆车从b山顶到a山顶约需要 分钟。
(5)该区域的西南部属于 地形,判断的理由: 。
参考答案:(8分)
(1)3200
(2)300—400之间,缓。
(3)冲积扇。
(4)约37(38);
(5)丘陵,相对高度较小,坡度较小(缓)。
本题解析:
(1)图示等高距为50米。大坝拟建高度151m,水库大坝适合修建在峡谷处,即图中C处向上一点的位置为峡谷,水库淹没区域内有500人的居民区2个,2000人的居民区1个,200人的居民区1个,建水库需迁移3200人。
(2)a山顶的海拔约为350-400米,东部的城镇在沿海,海拔0-50米,a山顶与图中最东部的城镇的高差范围在350-400米。a山顶的东坡等高线更稀疏,比西坡的坡度要缓。
(3)图中C点西部河流峡谷处,等高线密集, C处海拔50-100米,等高线稀疏,是河流流出峡谷后,在地势平坦的山前地带形成的冲积扇平原。
(4)a、b两山顶跨度相当于10´的纬距,纬距1°=111km,即a、b两山顶跨度=1110/60km,乘缆车的时间用两山顶水平跨度÷速度可得出。
(5)图示西南部海拔不超过500米,相对高度较小;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应属于丘陵地形。
考点: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数码代表的四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是2.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3.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路程约为
A.①
B.②
C.③
D.④
E.东南方
F.西北方
G.东北方
H.西南方
I.6600km
G.5000km
3330km
4200km
参考答案:1. A
2. A
3.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纬度分为南纬和北纬,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经度分为东经和西经,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西经。东半球的范围是:20°W→0°→160°E。图中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间隔为30°,地球自转的方向为向东,所以①的经度为30°E,位于东半球。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根据纬度判断南北方向,北极为地球的最北方,南极为地球的最南方;根据经度判断东西方向。图中地球为顺时针旋转,中心极点为南极,所以①地位于④地的东南方。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本题考查根据经纬网估算地球表面的距离。地球上纬度相隔1°,距离相差111km,60°纬线圈的长度为赤道的一半。由②到60°,跨过纬度30°,到达③跨过经度30°,其路程=30°×111km+30°×111km/2≈5000km。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宇宙中的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