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中华大地众多的名山胜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8分)
材料1:法国当地时间2011年6月24日17点55分,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顺利通过审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
材料2:下图为“我国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山分布示意图”。

(1)图中的数字代号表示五台山的是________,表示庐山的是________。(4分)
(2)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我国41处世界遗产中继庐山、五台山后的第三处“文化景观”类遗产,试分析和庐山、五台山相比,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开发的优势条件。(5分)
(3)随着西湖申遗成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世界遗产数量达到了三处,本区另外两处世界遗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对长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义。(5分)
(4)简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发展杭州西湖文化的积极意义。(4分)
参考答案:
(1)① ④
(2)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市场距离近;交通便利,景点交通通达性好;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
(3)南京明孝陵 苏州古典园林 提高交通通达度,景区可进入性增强;扩大旅游的客源市场;增添新的人文景观,增强吸引力;加强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
(4)促进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促进世界园林艺术的交流;促进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本题解析:
(1)考查我国世界遗产的分布。
(2)从旅游资源的价值、市场距离、交通通达度、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作答。
(3)意义从交通通达度、旅游资源、客源市场等方面分析。
(4)从促进文物古迹的保护、世界园林艺术的交流、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等方面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甲、乙两省份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甲、乙两省份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1)简要说明甲省旅游资源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甲、乙两省旅游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及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自然方面分析夏季到甲省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甲省旅游资源数量多,类型多样,质量高。(从乙省的角度回答也可)
(2)乙省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便捷,重点景区距中心城市较近。(从甲省的角度回答也可)。受汶川大地震的影响。
(3)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欧洲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旅游地区之一,按自然旅游风光大致可分为三大旅游区,即北欧、中欧和南欧旅游区。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下列欧洲旅游资源,与所属国家对应正确的是
A.午夜太阳——荷兰
B.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C.花卉与风车——西班牙
D.斗牛比赛——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