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回答1-4题。

1.大气对太阳辐射产生吸收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氧、臭氧? B.氮、氧? C.氧、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臭氧
2. 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 25℃? B. 12℃? C. 10℃? D. 8℃
3. 高原地区气温低主要是吸收哪部分少所导致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4. 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单选题 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该做法使
[? ]
A、太阳辐射增强
B、地面辐射增强
C、大气逆辐射增强
D、短波辐射增强
3、单选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
?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聚集哥本哈根参加世界气候大会,就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签署新的约束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协议。
材料二:
图甲是2004年全球不同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示意图


1、当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后,图乙中热力过程明显增强的是
[? ]
A、A1和B1
B、A2和B1
C、B1和C2
D、A2和C2
2、图乙中显示林业排放的温室气体接近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20%。以下国家林业排放量较大的是
[? ]
A、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
B、加拿大、法国等亚寒带国家
C、巴西、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发展中国家
D、美国、日本等经济最发达国家
4、单选题 读“汕头雾生和雾消的日平均变化频率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7:00—14:00时段内,不会有雾
B.太阳高度最大时,雾消频率最大
C.雾生和雾消与气温变化无关
D.日出前后,雾生频率最大
5、综合题 根据材料和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8分)
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图1、图2(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
材料一 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下垫面
| 道路(沥青)
| 混凝土
| 砖
| 石
|
吸收率
| 0.8~0.95
| 0.65~0.9
| 0.6~0.8
| 0.65~0.8
|
下垫面
| 土壤
| 沙漠
| 草
| 水
|
吸收率
| 0.6~0.95
| 0.55~0.85
| 0.74~0.84
| 0.9~0.97
|
材料二 图1中小区1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

材料三 图2中小区3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 m/s;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 m/s。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及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8分)
(3)分析该实验小组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