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回答1—2题。

1、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的______和_______板块相撞而成的。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④、⑤
2、乙图属于板块交界处的一种类型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图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
B、台湾岛就处在乙图所示的板块边界上
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
D、乙图所示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齐民要术》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然放火作煜,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煜,无焰的火],据此回答问题。1.导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由于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主要原因是
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准静止锋过境
D.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E.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F.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G.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H.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天雨新晴,北风寒彻反映雨过天晴但气温下降,故判断为冷锋过境。
2.由于冷锋过后,天气转晴,气温下降,由于晚上天气晴朗则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故强烈降温导致容易出现霜冻。
考点: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抓住天气现象的变化,应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锋生,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下图中T1、T2、T3为等温线,t1、t2、t3为气流辐合、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刻,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锋生现象十分明显,下列地区中属于主锋生地带的是
A.图中气温梯度为t1>t2>t3
B.图中沿虚线方向表示气流辐合过程
C.图中沿实线方向表示锋消现象
D.水平温度梯度变大是锋生的主要标志
E.四川盆地
F.西北地区
G.东北—内蒙古一带
H.青藏地区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和读图分析能力。
1.t1、t2、t3三个阶段,等温线越密集,气温的梯度越大,由此可以判断t3>t2>t1;图中气温梯度变大,表示的是锋生过程,而气温梯度变小,表示锋消的过程;因此D选项正确。
2.我国在东北-内蒙古一带,由于纬度高,靠近冬季风的源地,再加上地形的影响,是冷空气聚集地区,也是主锋生地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据报道,2006年形成了新的一轮厄尔尼诺现象。下图为“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现象示意图。”读图回答 1-3题。
1..图中甲点为“4℃”,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2..据图判断,“≥5℃”的海区在赤道上延伸约3..下列关于赤道附近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地降水增加,气候更加湿润?②B地气候由干燥少雨变为多雨
③A地上升气流较正常年分减弱?④B地下沉气流较正常年分增强
A.甲地海面水温为4℃
B.甲地海面水温比同纬度地区高4℃
C.甲地海面水温比海底高4℃
D.甲地海面比常年平均水温偏高4℃
E.3500km
F.4500km
G.5000km
H.5500km
I.①②
G.②③
③④
①④
参考答案:1. D
2. B
3. B
本题解析:1.从题干可知,此图中的温度值不是海域的实际水温,而是与正常水温的差值。
2.从图中可以看出“≥5℃”海区东西跨经度约40度左右,再依据赤道上经差1度对应的球面距离是111公里,可算出答案。
3.发生厄尔尼诺时,对大洋两岸的影响是改变了沃克环流,导致西岸暖水减少,上升流减弱;而东岸水温升高,上升流增强,降水增多。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某市9月18日起,遭受强台风袭击。22日,台风刚过,又受到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导致局地降温超过15℃。结合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从18日到24日该地气压变化特点的是2.下列日期中可能出现降水的组合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20日、23日
F.19日、24日
G.20日、24日
H.19日、23日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题中“某市9月18日起,遭受强台风袭击”可知,台风是气旋,为低压,排除②④,又“22日,台风刚过,又受到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可知,空气受冷收缩下沉,气压增加,再排除③,①在23日气压升高,符合题意,因此A项正确。
2.由图可看出,某市19日气压陡降,说明台风过境,带来降水,23日气压猛增,说明冷空气侵入,往往形成冷锋,带来降水,因此D项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地理图标的判读。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