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A.清明节 B.国际劳动节 C.教师节 D.国庆节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综合判断。
小题1:Q点是昼半球的中心点,即Q点为太阳直射点;2010年元月1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以北不远处,故P位于北极圈以北不远处,最接近70°N。
小题1:根据题中的信息可知,Q地不可能位于北半球,而在这四个节日中,只有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小题1:Q点是太阳直射点,其纬度值最大时位于南回归线上;且最大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4时,即Q点位于90°E经线上;此时北极圈内发生极夜现象,90°E经线是昼半球的中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A.南北两极
B.极圈内
C.赤道
D.回归线附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长,昼夜变化的幅度为0,南北极圈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为24小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2年6月18日14时许,中国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在天宫内生活了10天。下图是该期间某地某天的太阳高度变化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78°N
B.64°34"N
C.70°N
D.66°34"N
小题2:航天员在天官内生活期间
A.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B.福州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后减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D.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小题3:宇航员在太空经历一昼夜的时间大约是90分钟,那么地球上一天的时间,宇航员经历的日出次数是
A.24
B.16
C.2
D.1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该期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图中该地某日最低太阳高度为2°(子夜),最大太阳高度为420(正午),说明出现极昼,可以排除B、D;该地最低(子夜)太阳高度为2°,也就是子夜时分该地距晨、昏线的分界点(晨昏线圈与某纬线的切点)最近的纬度差2°,若该地纬度为70°N,则此时晨昏线圈与某纬线的切点的纬度为70°-2°=68°N,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2°N,当日70°N正午太阳高度为90°-(70°-22°)=420。与图示情况相符。故选C。
小题2:航天员在天官内生活期间,太阳直射点,先向北回归线移动,后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太阳直射点先接近福州后远离福州,福州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后减;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向远日点移动,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先逐渐扩大到北极圈后逐渐缩小。故选C。
小题3:因为宇航员在太空经历一昼夜的时间大约是90分钟,也就是约1.5小时,地球上一天的时间24小时,所以地球上一天的时间内宇航员在太空经历24÷1.5=16个昼夜,也就是说日出次数为16次。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南半球沿00经线向南发射的炮弹可能的位置是?(?)
A.00经线以东
B.00经线以西
C.00经线上
D.以上都不正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上运动的物体偏转规律。南半球向左偏,所以将偏向00经线以东。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人口与城市》考点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