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水的运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补充城市地下水 B.减缓城市内涝 C.缓解城市缺水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所示方式,雨水不能形成地表径流,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然后顺地下水道流走,直接影响到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B对。洗车、冲厕后排放入下水管道,仍进入下渗、蒸发环节,影响较小,A、C错。水汽输送是降水前的环节,收集雨水影响不到,D错。
小题2:该种雨水处理方式,最明显的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C对。收集雨水使用后作污水排放,不是直接回灌地下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消费量,不是补充城市地下水 ,A错。收集雨水目的是节约水资源,不是减缓城市内涝,B错。与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关系不大,D错。
小题3:拉萨、吐鲁番位于干旱地区,降水少,该方式意义不大,A、B错。呼和浩特位于半干旱区,降水也较少,该方式作用不大,D错。北京人口密集,需水量大,水资源供应紧张,该方式可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效益最大,C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mm)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mm)之比(用百分率来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转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地?区 | 径流系数 | 地区 | 径流系数 |
南岭地区 | >60% | 天山地区 | 20%~60% |
华北地区 | <30% | 江淮地区 | 30%~40% |
三江源 | <40% | 成都平原 | <40% |
浙江丘陵 | >60% | 藏北高原 | <30% |
云贵高原 | >40% | 西北地区 (除天山地区) | <5%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表格中数据,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藏北高原等地区的径流系数最小,表明降水量被蒸发或下渗较多。故选B。
小题2:径流系数增大表明下渗减少,汇集成的径流增加,表明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地下水资源减少;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牛轭湖是平原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读图完成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转偏向力加快了对河流左岸侵蚀的速度
B.牛轭湖往往出现在河流上游向下侵蚀强烈的地区
C.北半球的牛轭湖一定出现在河流的右岸
D.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促进了牛轭湖的形成
小题2:在牛轭湖的形成过程中,人工“裁弯取直”可以
A.扩大灌溉范围
B.降低河流落差
C.缩短航运里程
D.避免洪涝灾害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河流形成的早期,河岸比较平直,此时期的河流侧蚀比较明显。河流水在侧蚀过程中可能遇到河流两岸岩石软硬不同,较软的一岸侵蚀严重,逐渐形成凹岸,另一岸为凸岸。此后河流凹岸不断遭侵蚀,河流越来越弯曲(河道向凹岸一侧不断弯曲),河流弯曲到很大的程度后,通过自然裁弯取直或人工裁弯取直,废弃的河道形成牛轭湖。 故选D项。
小题2:根据图示通过人工“裁弯取直”,能加快水流速度,减少泥沙淤积,缩短航运里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曲流处凹岸和凸岸的流水作用的差异,并结合图示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Ⅰ是台湾-江西-四川-青海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图Ⅱ是图Ⅰ中乙地的相关信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I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A.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B.是阶梯分界处,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
C.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小题2:乙区域要对E、F、G、H四个区进行绿化,选择了4种植物进行种植,测得4种植物的根深见下表,假设根部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植物 | a | b | c | d |
根深 | 1米 | 1.2米 | 3.6米 | 4.1米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水位指水体的自由水面在某地某时高出某一基面以上的高程;潜水的自由表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的绝对标高称为潜水位;潜水面距地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下图所示)。
从图中的地下水埋深来看,此处的“地下水”指的是潜水。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对潜水补给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降雨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地表植被良好。图中地下水埋深自东向西逐渐变深,亦即地下水表面距离地表越来越远。考虑地下水的来源,推测主要受到大气降水自东向西越来越少所致。但甲地却是上升趋势中猛然下降的区域,也就是说地下水埋藏变浅了。结合区域地理知识,甲地应该是四川盆地的西部,处于阶梯分界处,多地形雨所致。
小题2:据上题解析,我们可以计算出四个区的地下水埋深。例如F区,地下水位取值在149m~150m之间, 海拔高度取值在151m~152m之间,得出地下水埋深在1m~3m之间。其他地区计算后得到下表:
地区
E
F
G
H
地下水埋深(米)
0
1~3
0~2
2~4
根据上表对照试题植物根深资料可以判定选项的正误。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环流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半球和纬度位置)。
(2)洋流A、B、C、D,在成因上与盛行风有关的是____________,其中洋流_____________的形成与西风有关。
(3)由于寒、暖流交汇,在a、b、c、d中,最有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环流位于太平洋,则洋流A的名称是_________,上述渔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5)如果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则洋流A的名称是_________,上述渔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北半球中低纬
(2)B、D B
(3)a
(4)日本暖流北海道渔场
(5)墨西哥湾暖流 纽芬兰渔场
本题解析: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如果该大洋环流在太平洋,则A、B、C、D的洋流名称分别是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和北赤道暖流;如果在大西洋,则A、B、C、D的洋流名称分别是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A处的渔场在太平洋为北海道渔场,在大西洋为纽芬兰渔场。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图》高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