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图》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101米 B.198米 C.298米 D.601米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分析,等高距为200米,B山峰海拔1000-1200米,另一山峰海拔1200-1400米,两山峰高差范围0-400米。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温差范围是0-2.4℃,D对。
【小题2】读图,崖底海拔约400-600米,崖顶海拔800-1000米,高差范围是200-600米。也可以根据陡崖高差公式,(n-1)·d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①?,②?,③?,④?,⑤?,⑥?。(6分)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11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 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
?km。(2分)
(3)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2分)
(4)小河流向东方。计划把水调到C处,有虚线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4分)
(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理由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①?盆地?,②?陡崖 ,③ 山谷 ,④ 山脊?,⑤ 山顶?,⑥ 鞍部?。(6分)
(2)??4.6?km。(2分)
(3)比例尺? 1:100000?。(2分)
(4)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4分)
AC?自流
(5)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4分)
乙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1)图示①处等高线几乎闭合,地势中低周高,判断为盆地;②处几条等高线重合,判断为陡崖;③处等高线“凸高为低”,判断为山谷;④处等高线“凸低为高”,判断为山脊。⑤处位于两个山峰之间为鞍部。(2)根据图示的比例尺,1cm表示图示距离2KM,故图示水平距离2.3cm,故实际水平距离为4.6KM。(3)图示的比例尺为1:200000;把图示比例尺放大到原来的2倍,即1:200000*2=1:100000;(4)从高处引水可自流。(5)图示甲处等高线较密,坡度较陡;而乙处等高线较稀疏,则坡度较平缓,利于修建梯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若将1:2500000的地图比例尺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
A.新图比例尺为1:1250000
B.新图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千米
C.新图面积为原图面积的四分之一
D.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为原图的4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晋南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西部山脉的走向大致是??。(2分)
(2)请在图中画出源于①地的河流。(2分)
(3)图中?河流的位置不对,原因是??。(3分)
(4)甲、乙、丙三个乡村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1分)主要原因是?。(2分)
参考答案:
(1)东北—西南(2分)
(2)请在图中画出源于①地的河流。如下图。
 (2分)
(3)图中③处的河流位置不对(1分)
原因:③处为山脊(分水线),不可能发育成河流(2分)。
(4))丙(1分)?地势平坦(1分),靠近河流(或交通便利,供水充足。)(1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找到图中两条闭合的等高线,即两个地势较高的地区,把这两地用线连接起来就是一座山脉,由图可知,该山脉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
第(2)题,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河流在山谷中发育,①地的河流如下图所示。
第(3)题,图中③处的河流位置不对,原因是③处为山脊(分水线),不可能发育成河流。第(4)题,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乡村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丙地,因为丙地地势平坦,靠近河流,交通便利,供水充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等高线图的判读规律,另外学生还需明确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环境与环境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