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①是冷性气流 B.②是暖性气流 C.①是西风带 D.②是西南风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中①②两股气流交遇形成锋面后,①沿锋面上升,可以肯定①从低纬方向来的暖气流,②是从高纬方向来的冷气流,进而可以肯定①、②所在的环流分别是北半球的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甲所在的纬度位置是在30°N附近,乙在900N附近。
【小题2】从30°N附近流向600N附近的①气流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西北风),是一股暖气流;从900N附近流向600N附近的②气流是北半球的极地东风(东北风),是一股冷气流。
考点:三圈环流的形成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利用600N附近的极锋两侧的气流来确定图示为三圈环流的中、高纬环流,再通过两股交遇后的气流在锋面上的上下关系来确定其冷暖性质,进而完成相应的判断,题目难度虽然不是太大,但需要考生有较强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中档偏难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们南方位于北回归线及其附近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而同纬度的非洲则是撒哈拉大沙漠,因此,我国的南方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其成因是 ( )
A.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赤道低压带控制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下形成季风气候
D.西南季风带来充沛的降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大气环流。我国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季风环流,故成为回归线上的绿洲。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4年2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应邀赴俄罗斯索契出席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境外举行的大型体育赛事。下图为冬奥会举办城市索契的地理位置及其气候资料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索契宽40至60米,东西长145千米,是俄罗斯最狭长的城市,其形态狭长的影响因素
是( )
A.地形
B.交通
C.资源
D.河流
【小题2】索契的气候特点是( )
A.气温年差较大
B.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常年受西风影响
D.冬季温和多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索契北面是大高加索山脉,南面有国界线,南北方向发展空间有限,城市只能向东西方向上发展,形成其狭长形态,A对。图中没有交通、资源、河流信息,不是主要因素,B、C、D错。
【小题2】读图,根据气温降水资料分析,该地气温年较差小,A错。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B、C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D对。
考点: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区域气候特征及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如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15分)
(1)判断上图处于何季节?并说出判断的理由(4分)
(2)请分别说出②、④两种气候的成因及气候特征(4分)
(3)气候类型⑥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并对比该气候在我国与日本的特征差异(3分)
(4) 在东南亚分布有的气候类型(图中序号)是,并分析该区物种丰富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夏季?理由:甲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40°N或乙气压带(赤道低压带)位于0°--10°N(或位于北半球)。
(2)②: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④: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3)雨热同期;日本的气温年较差比我国小,降水量更丰富,分布更均匀。
(4)①⑦;全年高温,降水量丰沛;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多样,垂直差异显著。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此时乙气压带应为赤道低压带,完全位于赤道以北地区,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或图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北纬30°--40°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故判断为北半球夏季。(2)图示②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④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和降水特征分析即可,注意季节差异。(3)⑥分布于35°--55°的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由于受海陆分布的差异,日本位于海岛,故温带季风气候的海洋性较我国该气候区明显,而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的大陆性特征较日本明显。(4)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受热带季风气候⑦的影响,而马来群岛受热带雨林气候①的影响。该地区物种丰富,主要结合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综合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能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②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判断对气候类型的影响;③能结合海陆分布判断东亚的季风气候的内部气候特征的差异;④掌握热带地区物种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小题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洋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按图中等值线数值变化趋势可知甲地数值在50—52之间,乙地数值在64—66之间,乙云量大于甲地,故甲地晴天多,多年平均日照时数长于乙地。A正确。
【小题2】乙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影响,降水丰富。B正确。
考点: 等值线图判读、非地带性因素地形对气象气候要素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可持续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