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2019-12-22 05:27:10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该表反映了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辐射能、天然气、水资源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回答问题。
资源种类 省区
| 甲
| 乙
| 丙
| 丁
| ①新
| ★★
| ★★★★
| ★
| ★★★★
| ②陕
| ★★★★
| ★★★
| ★★
| ★★★
| ③川
| ★★
| ★
| ★★★★
| ★★★★
| ④粤
| ★
| ★★
| ★★★★
| ★
| 小题1:图中表示水资源的是(?) A.丙 B.乙 C.甲 D.丁
| 小题2:与③省区相比,①省区的乙类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 B.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 C.地质时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 D.地壳运动频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资源。 小题1:上述四省区,水资源最丰富为广东和四川位于湿润地区;而陕西和新疆位于西部地区,水资源少;新疆最少。故选丙 小题2:根据乙类资源的分布:新疆最丰富,而四川最贫乏,判断为太阳能资源;故新疆太阳能资源丰富,主要是由于位于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则光照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的坎昆举行。许多国家和地区政要参加了大会,共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计。据此完成1—2题。 1、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 ] A.气温呈波动上升 B.降水逐渐减少 C.气候变冷 D.降水逐渐增多 2、解决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切实有效的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②关停高能耗企业,禁止使用矿物能源 ③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开发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冰岛约1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中约有11%被冰川覆盖。专家称,未来200年间,冰岛的冰川将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而消失。该图为2008年7月10日,冰岛杰古沙龙湖漂浮的冰川。
 材料二 2007年8月13日以来孟加拉国洪水泛滥,卫生部门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此次洪灾导致孟全国各地共有516人死亡。 (1)全球变暖导致高纬度地区冰川融化,会产生哪些影响? (2)孟加拉国洪水泛滥的原因是什么? (3)针对全球变暖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②导致生态系统调整,影响生物分布数量和多样性;③增加能源的消耗,进一步加剧变暖趋势;④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粮食总产量降低。 小题2: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的增加;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明显增加,导致孟加拉国降水增多;孟加拉国地势较低,加剧了洪灾泛滥。 小题3:①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②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③植树造林,扩大绿地面积。
本题解析: 小题1: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明显。 小题2: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异常,各类灾害事件频繁发生。 小题3:具体措施应从针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造林等方面来分析。 点评:本题属于常规考点,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能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即可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1~5题。?  1.土地资源所具有的特点是 [? ] A.无限性 B.可再生性 C.季节性 D.非可再生性 2.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 A.1% B.19% C.20% D.21% 3.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 4.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 ] A.滩涂养殖业的发展 B.城市建设用地扩大 C.沼泽地和盐碱地的改良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5.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参考答案:1、B 2、B 3、B 4、D 5、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臭氧层被破坏产生的影响有 A.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B.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C.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间接危害 D.破坏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是气候变暖引起的;对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破坏是酸雨引起的;紫外线会直接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本题难度:简单
|